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從李元芳開始小說> 第八百三十五章 蔡京:一定要好好發揮趙佶的助敵作用!一人可當百萬師啊!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百三十五章 蔡京:一定要好好發揮趙佶的助敵作用!一人可當百萬師啊! (1 / 3)

從李元芳開始 第八百三十五章 蔡京:一定要好好發揮趙佶的助敵作用!一人可當百萬師啊!

第八百三十五章蔡京:一定要好好發揮趙佶的助敵作用!一人可當百萬師啊!

第八百三十五章蔡京:一定要好好發揮趙佶的助敵作用!一人可當百萬師啊!

黑夜之下。

折可適和种師道策馬飛奔,身後跟著西軍的精銳鐵騎。

折可適這個名字,不太瞭解北宋將領的人,或許會覺得比較陌生,但提起楊家將裡的佘老太君,就是大名鼎鼎了。

佘老太君並不姓佘,她其實是折家軍人,也是折可適的先輩,從五代起,折家就已是武將輩出的世家,後來駐守西北邊境,直至北宋末年,功績顯赫,而折可適就是其中比較突出的代表。

北宋詩人張舜民在《挽折經略》裡曾寫道:“藿食野人何不寐,只憂禦敵失長城”,這裡的長城不是建築,恰恰是折可適這個人,而其墓誌銘裡的一句話,更能描述出這位大將的厲害:“四十餘年,無一日不在兵間,每戰必克,屢立奇功,恩威並行,諸將無復居其右”。

如今的折可適已經五十多歲,兩鬢已經發白,依舊眼神專注,威風凜凜。

相比起來,與他並肩而騎的种師道名聲更大。

水滸傳原著裡面,魯智深常掛在嘴邊的“老種經略相公”,就是种師道,實際上現在他應該叫種師極,歷史上後來被宋徽宗賜名。

此人同樣是將門之後,從祖父種世衡開始,種家便累世從軍,抵禦西夏,成就了聞名一時的“種家將”,單以功績和對大宋的貢獻而言,比起戲曲裡面大放光彩的楊家將要強很多。

而靖康元年,金兵南下,种師道奉詔任京畿河北制置使,力主抗金,然後京師解圍,他立刻被解除兵權,不久後病死,死後次年,京師失守。

不過有宋徽宗宋欽宗這對極品父子在,汴京怎麼都會被送掉,种師道即便活著,說不定都要被氣死,甚至遭受生不如死的侮辱,還是病逝了好。

此時种師道同樣精神奕奕,目光閃動,思考著之前接到的密詔,等中途稍作休息時,開口低聲道:“強奪大名府,扣押蔡待制,此法定會盡喪河北民心,讓烽煙處處,絕不可行!”

折可適略帶沙啞的聲音響起,同樣乾脆了當,沒有半分遲疑:“何相不知兵,更不知體恤西軍,我等只有拒不執行了!”

兩位老將軍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默契和憂慮。

西軍確實是大宋最精銳的部隊,但首先他們也是人,是人就要休息,而這數年來,西軍幾乎一直處於戰事之中,先是跟西夏打,後來遼國也來橫插一手,險些腹背迎敵,三國混戰,將局面攪得一團糟。

再加上後勤補給時有時無,若不是堡寨的特色之一就是自給自足的屯田,全靠後方運輸的話,朝廷遷都的那一段時間,西軍肯定就大敗了。

如今好不容易西境的戰事結束,西夏徹底退兵,連橫山地區都放棄了,但他們同樣沒有佔下那片地區,反倒是當地的羌民突然團結在了一起,神神叨叨的,攻下不少堡寨。

這就夠倒黴的了,結果之前的金牌詔令,險些讓西軍嘯營。

官家下令,西軍被調派去南方,剿滅逆賊,拱衛京師。

這個調令的關鍵,還不是又要打仗了,而是要去南方。

當年狄青領軍去打儂智高,戰場上直接被敵人殺害的其實很少,十幾萬士卒葬身廣西,就是因為水土不服,多是病歿。

相比起京營禁軍和北軍,最害怕南方環境的,肯定要屬西軍,因為裡面有著大量的蕃將和蕃兵,就連折可適都是党項人。

讓他們在苦寒的黃土高地上吃沙子,反倒能受得住,將他們調入潮溼炎熱的南方鎮守,這不是要命麼?

等到折可適和种師道好不容易安撫住西軍眾將,宰相何執中的書信又傳來,讓西軍除去河北的賊子,還要一併緝拿與賊人勾結的官員。

雖然沒有直接說,但其中諸多意思,也算是明確暗示了,大名府知府蔡京,正是與賊人勾結的官員之一,大名府如今已是聽宣不聽調,必要時武力奪取大名府,將蔡京押解回京。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