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134 打團戰 (1 / 3)

馬雲讓阿里總裁衛哲坐鎮本地生活服務,說明已經有了充足的準備,率先搶奪本地生活服務的蛋糕。

也符合他喜歡打硬仗的風格。

衛哲對本地生活服務市場規模的預估是上萬億,如果阿里能夠吃下這塊蛋糕的一大塊,收益頗豐。

但是面臨的壓力也不小。

首先是以本地化生活服務為市場定位的萬億獨角獸宅天下集團。

接著還有個領域內的同質化競爭。

可以說,阿里生活服務體系的建立,馬雲就是衝著全面開戰而去的。

首戰對手自然是陳沖。

陳沖作為重生者,有先知優勢,他非常清楚本地生活這塊蛋糕有多大。

在重生前的那一年,本地生活市場規模已經突破了20萬億。

衛哲顯然是沒有這麼長遠的估算能力,畢竟眼下外賣市場才剛剛突破千億,七八年後的市場,他沒法預估。

陳沖自然比他和馬雲都看得長遠,所以這場惡戰,必須得打。

而且要打勝!

怎麼打?

陳沖心裡已有答桉。

面對阿里的全面開戰,宅天下唯有打團戰才有可能把損失降到最低,並且抓住機會分走本地生活市場最大的那塊蛋糕。

之所以選擇這種戰術,是因為陳沖前世研究過阿里生活的戰術。

前期,阿里生活剛提出來的時候,馬雲和衛哲對市場規模和市場走向的預估有一定的偏差,也沒有明確的戰術。

選擇單打獨鬥。

簡單的講,就是各領域各自為戰。

例如,外賣打美團,ota打攜程,電影打萬達,電商打京東……

打到最後,市場規模雖然在不斷擴張,但是並沒有壓住對手的氣勢和發展速度。

處於一種相對靜止的競爭狀態。

此消彼伏。

直到18年底,馬雲才從中醒悟,單打獨鬥的戰術不適合市場,就提出打團隊的想法。

建立阿里生活大生態,升級支付寶,以阿里金融為依託,實現外賣賣、美食、酒店住宿、電影……等流量、技術、資料的共享。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