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幾天汴梁城下出現陰兵攻城的詭異現象後,城門的守衛兵力已經是以往的三倍。
理論上,鬧鬼事件發生於深夜,並不會影響到白天的人流進出城門,只不過因為城門下放置著幾個大木桶,裡面裝滿了涼颼颼的聖水,據說是十二神宮的辟邪之聖水。
但凡進出汴梁城的人,都得在這大冬天的日子被潑上一身冷水,其謂之驅除邪祟。
許多人都對此表示反對,漸漸的,已經有人因為在寒冷天氣捱了冷水的洗禮而生病,就算是某些十二神宮的狂熱追求者也不例外。
為了避免引起騷亂,城門口的軍士們也做出了妥協,從直接用水瓢潑水改換成了拿樹葉沾溼後往人身上甩。
這樣確實比潑水好受了些,可真換上個人捱了這一下,旋即冷風一吹也得哆嗦一陣。
因此,城門口的出入人員一天比一天少。
似乎所有人都養出了一個教訓,那就是最近這段時間非必要不出入汴梁城。
今日,汴梁城前頗為冷清,進城的隊伍並沒有排的很長。
有兩名儒士打扮的人肩並肩,逆著進城的人流往外走去。
兩位儒士看起來都已年過半百,一人穿白一人穿黑,白衣中年人腰佩三尺青鋒,雖然年紀大了,可以就面如冠玉,鬚髮整潔,氣度不凡,眉宇之間除去書生氣,還帶著明顯的威嚴,儼然一副位極人臣的姿態。
而那名黑子中年人顯得就瘦小了些,面板也不怎麼白,面顯老態。
這兩個人都是朝廷的重要核心人物。
白衣儒士高文寵,當朝一品大員官拜丞相。
黑衣儒士王喚,從三品御史大夫,雖然在京畿要地算不得地位顯赫,可卻擁有監察百官,甚至監督丞相的權利。
兩位重要人物都是身穿便服,身邊沒有帶任何護衛,彷彿自己就是普普通通的老教書先生一般。
高文寵腰間挎劍,面色安靜且帶著一絲溫和的笑容。
高文寵回頭看了一眼汴梁城,望見這古老且雄偉的前面古城,他沒來由的生出感慨。
“古往今來,物是人非,天地間唯有江山不老!”
“莫名其妙。”王喚在旁邊撇了他一眼。
顯然,對於老朋友的感慨賦詩,他並不買賬。
接著王喚又想到了什麼,眯著眼睛說道:“你方才唸的這句詩好像是出自那個徐安的吧,聽說還是在妓院裡被一群風塵女子簇擁其中時脫口而出,哼!”
王喚冷哼一聲。
聞言,高文寵也不怒,只是笑了笑。
顯然,徐安抄襲之名早已傳入他們口中,而這兩位權臣當中王喚的性情耿直,對待事物非黑即白。
自徐安出世以來,王喚也曾一度感嘆大宋詩壇出了一位奇才。
一年間徐安所作詩賦他都有所關注,畢竟都是讀書人,喜好風雅也在情理之中。
而今徐安聲名狼藉,淪為大宋文壇之恥辱,這位御史大人得知之後更是震怒,只覺得先前瞎了眼。
而最關鍵的是,這人居然當初還差點成為了他的女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