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殿上一片寂靜。
徽帝趙朔高坐龍椅之上,他面無表情,目光卻略顯深沉,隱約還有一絲不耐煩。
他不喜歡早朝,也不喜歡處理這個國家的大小事務,過往這些事情都是直接丟給宰相高文寵來處理。
今年他只上過兩次朝,第一次是因為東城門陰兵攻城,這次則是因為謝長淵。
花魁殺手徐安伏誅,在大街上被人砸成了一張肉餅,這本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
可在徽帝趙朔看來卻不是這麼一回事,因為徐安的身份本是國師陸恆埋下的暗子,是需要在關鍵時候站出來引導那些頑固的讀書人歸順十二神宮的人,為此,還在暗中的推波助瀾下為其冠上“詩魁”的稱號。
也就是說,徐安實際上屬於十二神宮麾下,而就在宣神大典即將舉行的半個月前,他被人打死了。
徽帝趙朔自然是大感不悅,就要下旨捉拿謝長淵。
高文寵和王喚得知這個訊息後連忙進諫,勸諫皇帝三思,這兩天謝長淵的名字已在汴梁城傳遍,城中百姓皆贊其為鏟奸除惡的英雄。
而且徐安所做之事確實不妥,被人活活打死也是情有可原之事,如果為了一個惡人而公開捉拿一位英雄,那勢必會引起輿論譁然。
一番勸說下,徽帝趙朔也不是傻子,自然就接納了這兩名大臣的意見,只不過這並不是打算息事寧人,而是要以相對客氣的方式請人進宮再做計較。
而這件事情的內幕也就幾個人知道,徐安的父親徐其自然是不知情的,因此才會隻身阻攔隊伍,最終被謝長淵一個酒罐拍暈過去。
徽帝趙朔在等謝長淵,滿朝文武也在等,臺下相對靠前的位置,高文寵與王喚對視了一眼,在彼此的眼中都看出了一絲不安。
不知過了多久,有太監前來稟報,謝長淵已經來到了崇德殿前等候召見。
徽帝趙朔目光一眯,開口道出一個字。
“宣!”
……
崇德殿前有重兵把守,因為這裡是皇帝召開早朝的地方,當今聖上與文武百官皆在此地,這防守森嚴的程度可想而知。
大殿前兩排禁軍列陣,個個眼神凌厲,氣勢肅殺,手握長槍,腰胯鋼刀,都是精銳中的精英。
謝長淵站在白石磚大道上,面對數百宿衛禁軍的威勢也毫不氣餒。
他在大秦時本就是武官將領,這樣的陣仗他也不是沒見過,自然顯得遊刃有餘。
聽得召見令,謝長淵面不改色往前踏步,穿過了殿外若干無資格進殿面聖的中下等官員,沿途,有不少的議論聲傳入耳內他也充耳未聞。
當他踏上臺階來到殿門前時,一道身影卻攔在了他的面前。
來人,是宿衛禁軍統領蒙智,先前在御書房召開小朝會時他就在當場,而他也是當時唯一一個被徽帝趙朔指責降級的官員。
蒙智攔在謝長淵面前,粗獷的嗓音喝道。
“請留下你背後的弩弓,崇德殿內不得帶軍械上殿。”
面聖繳械是古往今來的規矩,為的是防止有人刺殺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