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長淵抬頭,面無表情的看著高大雄偉的汴梁城。
大宋王朝是最鄰近北境的大國,國祚至今足有一千多年,放眼整個長生大陸都是頗為長壽的王朝。
歷代,大宋的皇帝不乏文治武功之輩,偶有昏君亂朝卻也無傷根基,只要皇位更替,幾十年調養生息,群臣總能培養出一位明主繼承錦繡江山。
只不過,大宋似乎到了這一代,偏偏遇上了一個很不爭氣的皇帝。
徽帝趙朔登基三十餘年,享受一國之君的尊貴地位卻不想勵精圖治,滿腦子都是祈求長生之道,希望永遠享受人間富貴,牢牢地把一國攥在手心。
他早年修道,不重朝堂而重煉丹養生,政事全都交由丞相高文寵打理,自個每天躲在深宮盤膝吐納,煉丹吃藥,對於外界的事情不聞不問。
直到最近幾年重新理政,下達的第一個決定就是舉國投效十二神宮。
估計是這幾年年歲大了,身體大不如從前,修道又沒修出什麼效果,才讓這位皇帝準備另闢密徑,準備和西方來的這股勢力取取經,繼續展開他的長生計劃。
謝長淵一路南下,順便朝汴梁城趕來,準備好好見見這位無比渴望長命百歲的皇帝陛下。
他揹負兩柄重劍,加起來足有八百餘斤,比他本人還重了兩倍多,但他卻神情自若,步履輕鬆,自然而然的混進了進城的人流當中。
近來半個月,他日夜運轉禪宗呼吸法,再從自觀體內血管的過程頗有感悟,對於自身氣血的掌控能力大大提升,而力量也在這個過程中緩緩提升,他不知道自己如今有多大的力氣,可揹著八百斤的巨劍已經對他來說是很簡單的事,就和尋常江湖遊客手中的砍刀無異。
他身高八尺六七,即便混入人群也是鶴立雞群的存在,況且他還獨眼獨臂,右邊眼睛扣著一個黑色眼罩,異於常人的外形更是引人注目。
當他走到城門下,守城計程車卒們抬頭看見他,都不由在心裡大讚一聲。
“好一條大漢!”
有許多人都在打量著謝長淵,因為他生得高大,後背兩柄巨大的重劍格外醒目,偶爾碰撞發出沉悶的金鐵交撞聲,都在暗示著兩柄大傢伙分量不輕。
“這大漢估計也是進城打擂的,看起來本事不小啊!”
“對,這兩把劍看起來分量極大,能使得動這傢伙的人絕對是高手!”
面對身邊一群人的指指點點,謝長淵卻充耳未聞,很順利就進入了汴梁城。
.....
與此同時,臨近城門的一座大酒樓。
此樓名曰迎客樓,因為地段極好,接近城門處,裝潢氣派,立起足有三層,放眼整座汴梁城也算一座規模不小的酒樓了。
過往進城的旅客行商看見此樓如此大氣,往往都會進去一探究竟,自然而然的就點了桌子飲酒吃飯,幾十年來生意興隆,門庭若市。
此時,迎客樓的下兩層依舊熱鬧,賓客往來罕有空席,而三樓卻被某位大人物包了下來,今日不對外接客。
靠近窗邊的位置有一張大桌,在這裡撇頭就能直接看見城門口,藺陽公主此時就坐在這裡。
在大宋王朝,保護皇室子弟安全的侍衛喚作宿衛禁軍,此時在場就有十幾位,分別在公主身邊和樓梯口把守。
藺陽公主身上沒有穿皇家服飾,而是換上了一身黑色華裙,她腳踏雲履,青絲披散於香肩,即便撇去一身綾羅綢緞,與生俱來的貴氣也是難以遮掩,眼角的淚痣更是增添了幾分魅力。
在她對坐的位置,坐著的自然就是神花教聖女尤姝,她還是穿著輕薄的紅紗,透過薄紗看見那雪白的肌膚白裡透紅,舉手投足自帶風情,胸前一片雪白,凹凸有致,就算那幾個訓練有素的宿衛禁軍,有時都會忍不住多看她幾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