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世若提起漢末三國這段歷史,張角和他所領導的黃巾起義,是無論如何也繞不開的一個大事件。
說是黃巾起義,也有人稱之為黃巾之亂。
屁股不同,思想就不同,腦袋也就自然不同了。
我們都是憑藉著一顆聰明的腦袋,讓屁股坐上了一個高高的位置。最終卻因這個位置,又讓屁股主宰了腦袋。
有人說張角是大賢良師,也有人說張角是簒逆之賊,更有人說張角不過是個野心家,妄圖建立地上道國的狂徒而已。
可無論哪種說法,都不能否認,大漢之殤,張角是出了大力氣的。
自中平元年黃巾起義爆發以後,大漢國事蜩螗,國運江河日下,這絕對跟平定黃巾有關。
帝國的身子被掏空,致使諸侯割據,最終加速了大漢滅亡的程序。
可林朝一直認為歷史是個怪圈,就算張角是個野心家,可那些數以百萬計出身底層,逆來順受的黔首黎庶又有何罪?
天災人禍接亂不斷,異族年年寇邊,自己衣食漂泊無依,疾病傷痛卻肆意氾濫……
可生活在同一片天空的其他階層的人呢?
飽讀詩書計程車族大權在握,
手握軍隊的豪強縱情歡歌,
高居廟堂的門閥良田千頃,
年年寇邊的異族挽弓揮戈!
聖人言,不患寡,而患不均。
如此絕境,致使來自最底層的聲音,在一夜之間響徹了整個大漢,讓曾經的統治者們為之震怖。
張角,不過是這些底層百姓的代表而已。
就大漢這吊樣,沒有張角,也會有李角,趙角,王角……
所以對於張角,林朝沒什麼好感,但也沒什麼惡感,不過是個在歷史洪流中苦苦掙扎的失敗者罷了。
林朝沉默片刻,便開口衝左慈道:“張角乃國之逆賊,世人皆知,先生又何必再問。”
林監軍自認漢臣,所以站在他的角度,張角只能是賊,且永遠是賊。
聞言,左慈點了點頭,這個答案也在他意料之中。
“那林侯可知,這黃巾之亂,起於何處?”
這個問題,頓時把林朝問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