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元年,六月。
炎炎夏日,驕陽似火。
不知為何,今年的盛夏格外的熱,但華夏大地上的百姓卻不以為然。
酷暑什麼的雖然難熬,但比之冬日嚴寒,那可真是小巫見大巫。再加上盛夏雨水充足,地裡禾苗長得旺盛,似乎預示著秋日的豐收。
畢竟以這個時代的溫度沒可能熱死人,但確實能凍死人,沒糧食也確實能餓死人!
作為南陽的治所,宛城城防之堅,就算比之雒陽、長安也不遑多讓。
雖然朝廷大局率軍突襲,徹底將宛城包圍了起來,但袁術在城中還有三萬兵馬,並不容易破城。
圍城之後的第三日,關羽擂鼓聚將,邀請眾人大帳議事。
“諸位,如今我軍已然包圍宛城,但城中尚有數萬敵軍,宛城城防堅實,袁術若垂死掙扎,倒也是是一見難事,不知諸位有些高見?”
事實如沮授等人所料,從汝南南部一路西進,大軍破城的速度堪稱是狂飆突進,一路攻平春,下復陽,破平氏,戰棘陽,根本沒受到多少阻擋。
正如原本歷史上的鄧艾偷渡陰平一般,當關羽率大軍突然出現在南陽腹地,沿途袁術軍的守將還以為汝南失守,大勢已去,以至於根本沒做多少抵抗,便開城投降。
而今第一步的戰略目標已經達成,只要能攻破眼前的宛城,就能生擒或斬殺袁術,也就能結束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
戰爭已經到了最緊要的關頭,也是最後關頭。
可城中仍有三萬敵軍,終究不是說破就破的。
聽到關羽的發問,眾將都皺起了眉頭。
如此危亡關頭,袁術自然不可能率軍出城與朝廷大軍決戰。
那麼,便只剩下了強攻這一條路可走。
強攻一個糧草充沛,內有數萬大軍防守的堅城……
昔年哪怕徐州佔盡天時地利人和,甚至逼得袁紹陣前自刎,也終究沒能攻破鄴城。
如今想要強行拿下宛城,真不知要耗費多少時日,死傷多少士兵。
“諸位勿慮,此戰可謂是千載難逢之戰。一旦宛城得破,袁術授首,曹操、呂布、孫策等人皆不足慮也,說是平定天下最關鍵之戰也不為過。所以……”
一向愛兵如子的關羽,卻率先開口勸慰眾人,示意不必過多顧忌將士的傷亡。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拿起武器的那一刻,便該有戰死的覺悟!
“倒也未必需要如此。”
關羽話音剛落,荀攸便站起來說道。
“軍師有何妙計?”
關羽有些不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