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二年,正月。
天下一統,四海歸心。
在經歷了近十五載征戰後,劉備終於完成了當年的志向,掃清寰宇,三興漢室!
隨著孫策的敗亡,三路大軍正式班師還朝。
而攻伐涼州的賈詡,也在去歲年末結束了戰爭。
公孫瓚親率精銳,一舉突入城中,將韓遂及其家卷一併梟首,遂平涼州之亂,此時也已經班師回朝。
經歷了近半年的修養,林朝的身體也終於恢復如初。
雖然他本就是個弱雞,但不妨礙他現在又活蹦亂跳了。
痊癒之後的第一件事,便是搬離皇宮。
在裡面生活,不能說多有不便,至少也是處處禁地,好些地方礙於禮制不能踏足,稍有不注意便破壞了規矩。
雖然劉備是不怎麼在意的,但林朝也不想被人扣個恃寵而驕的帽子,所以趕緊帶著一家人跑路回了丞相府。
還是自己一畝三分地上住著舒坦,皇宮那地方……
狗都不去!
等到二月末,大軍陸續還朝,林朝清閒的日子也徹底結束,整日忙碌著處置戰俘,清查士卒傷亡,甚至是論功行賞。
雖說這一切都有內閣和五部處理細枝末節,但最終還要丞相府首肯,更需要丞相林朝親自用印,搞得林朝是不勝其煩。
於是乎,摸魚帶師林丞相,便找來了徒弟諸葛亮接盤,幫自己處理這些瑣事。
初時,諸葛亮還有些不敢下手,畢竟每件需要丞相用印的大事,都是以往他不曾接觸過的。
可後來在林朝的一番鼓勵之下,諸葛亮愈發得心應手,正式進入了工作狂的狀態。
只是令諸葛亮想不到的是,他這一忙,就是一輩子不曾停歇。
二月下旬,關羽率領的最後一路大軍班師回朝,劉備為了表彰關羽此次的功勞,親自出宮二十里相迎,甚至大開司馬門,讓關羽等將在御道上策馬狂奔,以示殊榮。
之後,便是大封功臣的盛舉。
天命二年三月初,劉備有感天下一統,遂大宴群臣,祭祀太廟,又一次大赦天下,同時下詔命丞相林朝商定封賞群臣的儀式。
之前在徐州時,礙於劉備本身並未踐祚,所以對於有大功之臣,也無法盡情獎賞。
如今天下太平,北疆也已平定,從此不會再有大規模戰事,劉備終於可以放心大封功臣。
只是具體章程該如何擬定,還有待商榷。
既然是三興漢室,那冊封功臣的規格,就應該跟高祖立國和光武中興相提並論,都是開國功臣。
林朝召集內閣成員,商議了數日之後,終於擬定了名單。
首先,林朝準備彷效唐朝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方式,在宮中打造兩座特殊的宮殿,一曰:崇文;二曰:彰武。
只是這個時代一般都稱為臺,正如光武帝的雲臺二十八將一樣,所以稱之為崇文臺,彰武臺。
前者表彰輔左劉備定亂之臣,後者表彰追隨劉備克敵之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