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魚的力道透過釣組傳導到竿尖,釣竿瞬間彎曲出一個優美的弧度。
中魚之後張揚第一時間將魚領出近點窩子,隨後手臂揚起,利用杆子的腰力將魚控住。
近點扎蛤蟆,正口打中之後,控魚的手法還是有一定難度的,但是在張揚這裡這點差異不值一提。
第一個回合的控魚張揚就把位置調正,兩個回合之後,魚被頂出水面,貼著水皮拉到了跟前。
張揚抄魚還是乾脆利素的老一套,左手拿抄網,右手保持手臂揚起弓著釣竿發力的動作。
等把魚拉進網頭進了抄網,左腳腳脖在抄網杆下端輕輕一勾輔助左手發力,抄網頭就被端著架在了魚護口上。
右手保持揚著杆子將魚線繃緊的狀態,左手捋著子線找到魚嘴裡的鉤子,輕輕一按鉤柄,摘鉤完成。
摘了鉤子的魚也不急於入護,理順雙鉤子線捏好三角炮,再次精準的拋竿入水。
趁著這個浮漂翻身到位沒啥事兒的功夫,張揚這才抓著抄網頭手腕一抖,一個帥氣的翻腕動作,抄網裡的魚乖乖入護!
有了第一條,接下來是第二條,第三條,第四條!
全坑基本都在釣五米四的遠點,只有寥寥幾人在扎蛤蟆釣近點,這種狀態下釣巡坑的近處生口魚是非常賺便宜的。
張揚可以明顯的感受到,窩點裡的魚聚起來又快又猛,十幾分鐘的誘魚,趕得上平常普通場半個小時的努力了。
這時候,一直抽頻率順帶不時觀察張揚的馬玉華,看到這一幕心底滿是不屑。
這就是他們嘴裡的釣魚高手?
連像樣的拋竿動作都不規範,基本的控窩聚魚也不懂,上來隨便抽幾桿就開始盲目的抓口上魚,窩子根本做不實就被釣空了。
現在上魚看著歡,待會就會被打回原形!等著吧!
理想很豐滿,現實卻挺骨幹,馬玉華憋著看張揚的笑話,可是越往後釣,越感覺不對勁!
張揚已經陸續從近處釣獲超過十條魚了,但是窩子裡依然沒有停口的跡象,一直是餌料到底就給口中魚,效率異常的高。
難道25號釣位,是個自然聚集魚窩子釣位?
不行,不能再這麼守下去了,要不然拉太大沒法追了!
意識到有問題的馬玉華,上餌手法微微調整,下鉤的餌料從保齡球餌換成了經典的水滴狀搓餌,拋進窩點當中開始抓口拿魚。
這麼長時間的持續拋竿聚魚,窩點裡肯定是有魚的,馬玉華這邊也很快開杆中了第一條魚獲。
這時候,張揚已經入護第11條了。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就在張揚這邊佔據主動形勢大好的時候,對岸的王巖,也遇到了自己的新對手。
王巖抽了個九號中腰打氧機,隔壁十號正是透過換釣位作弊的陳學強。
論絕對實力,陳學強不見得趕得上馬玉華經驗豐富,但是這個傢伙腦瓜子轉的很快,在王巖扎蛤蟆釣了三條魚的時候,就注意到了這個情況。
近點頻繁中魚,正常的遠點卻魚口很慢,陳學強果斷也放棄了繼續經營遠點的想法,而是學著王巖的樣子換成了扎蛤蟆釣近點。
前面也說過,扎蛤蟆這種釣法對釣手其實並不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