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鱔籠子?這玩意能下到黃鱔麼?”李文壺好奇的問道。
村裡有幾個釣黃鱔的人,李文壺就是其中之一。
都是自己用傘骨或者腳踏車輪子上面的鐵條做的鉤。
一個黃鱔洞一個黃鱔洞的釣,一天能弄個好幾斤。
但是釣黃鱔經常需要彎著腰,非常累。
當然了,農村人不怕累,一斤黃鱔到鎮上賣,也能賣個十塊錢,一天幾斤,就是幾十塊,累點怕什麼。
但是釣黃鱔需要很大的技巧的,村裡也有人看他們賺錢,跟著釣黃鱔,一天連一斤都釣不到,還累的腰痠背痛,就放棄了。
“我也是聽別人說的,還是第一次下,也不知道能不能下到。”李文兵隨口說道。
雖然沒必要隱瞞,但是也沒必要說那麼清楚。
前世村上最早買籠子下龍蝦和黃鱔的少數幾個人之中,就有李文壺。
要是告訴他黃鱔籠子肯定能下到黃鱔,不是給自己招競爭對手麼。
李文壺看出了李文兵的敷衍,說了一聲謝謝,就走了。
李文兵兩人把剩下的籠子下完,就回家了。
約定好收籠子的時間,李文好就回家去了。
李文兵一進屋子,就聞到一股煙味,眉頭一皺,說道:“媽,我不是買了蚊香麼?怎麼還這樣燻蚊子?弄的屋裡一股味道。”
“蚊香不要錢啊?以前不也是這麼過來的?”劉鳳娥沒好氣的說道。
“媽,蚊香是有保質期的,今年不用,明年就過期了。”李文兵說道。
其實他也沒看蚊香保質期多久,但是他知道,要是不這麼說,劉鳳娥肯定捨不得用。
果然,聽到李文兵的話,劉鳳娥說道:“我知道了,明天就用,不過下次別買了,一盒幾塊錢呢。”
李秀高因為白天被唸叨的事,現在可不敢惹劉鳳娥,非常識趣的沒有說話。
倒是李文清聽到可以用蚊香非常高興。
燻蚊子弄的滿屋子煙味,可難聞了。
“對了,你三媽送了一些龍蝦過來,我把死的和小的剔除,稱了一下,五十二斤,我讓她明天過來拿錢。”劉鳳娥說道。
才五十二斤?
不過想想黃傳霞和三伯都沒怎麼釣過龍蝦,跟他們這些年年夏天都會釣龍蝦玩的能手,在技術上就差的遠,能弄個五十多斤,已經算不錯了。
劉鳳娥又唸叨起來,說不該收她的龍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