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車在莫家灣村口停了下來。
單小天和章冰下了車,那個中年農民也跟在他們身後走了下來。
剛才在車上單小天與中年農民聊了一路,那人聽單小天他們是來莫家灣看他們老支書的,很熱情地說,下了車就帶他們去老支書家。
莫家灣是個大村,老支書家住在村子中間,如果不熟一下還真不好找。
那人在前面引路,帶著單小天和章冰順著幾米寬的水泥路往村子裡面走。
單小天看得出這條水泥路應該是新修的,路的兩邊是村民新修的樓房。
那中年農民對單小天和章冰說:“前面這一片是村裡人新砌的房子,路也是新修的,老村子在前面,老支書就住在老村子裡。”
單小天注意到,這路邊的新房子都砌得比較整齊規範,大門都是幾米寬,象是一排排的店面,有幾家賣早餐和賣雜貨的門面開著門,還有二家開的是酒樓,裝修還算明亮豪華。
單小天見現在已近中午了,那酒樓門前還冷冷清清的,想來應該是生意不怎麼樣。
章冰見了感覺有點奇怪,這深山鄉村開酒樓,客從哪裡來?便問那中年農民道:“大哥,這裡開酒樓有生意嗎?”
那人聽了,回過頭來笑道:“有啊,生意還很好呢,這後山上就是溫泉,每天來玩的人有些人會下來我們村這看古民房,古街道,都會在這吃飯,鎮上也常有人開車過來吃飯的,我們這在大山裡,有很多外面吃不到的好東西。呵呵。“
章冰“哦”了聲,算是明白了,心想到這裡來吃下農家菜,倒也是不錯的。
那中年農民接著說:“一般晚上來的人多些,每天都是客滿的,很多時候還要在外面加桌子。”
單小天聽了,心想這不起眼的地方還有這麼旺的生意?便想晚上親自來這看看,
現在己近中午,街上有了些行人,都是剛從田地裡回家準備做中飯的男女村民。不時有人跟中年農民打招呼:“老秋,來親戚啦!”
老秋笑呵呵地答到:“我家哪有這貴親戚呀!是老支書家的親戚!”
這條水泥路只有幾百米長,再往前走就是古老的青石板路了。
老秋對單小天說:“村民們原是要把這條青石板路都鋪上水泥的,老支書堅決反對,說外面的人來我們這裡就是看這石板路和這些舊房子的,如果把這些老路毀了鋪上水泥,人家還來看什麼?城裡全是水泥路!還跑我們這來看什麼??呵呵。”
單小天聽了,感覺老支書還是很有眼光的。笑道:“你們老支書說得對!現在城裡人興來鄉下玩,就是想看過去這些古色古香的東西,因為在城裡再也看不到這些了。”
進村的這條青石路不是很直,彎彎曲曲象前延伸。路的兩邊全是明,清時的建築,原模原樣風貌儲存完好。
每戶人家都住著人,有些老人和小孩坐在門口的石檻上,看著老秋帶著單小天和章冰從他們面前走過,神情自然平靜,想來他們己經習慣了外地陌生人的來訪。
老秋時不時與一些坐在門口的人打招呼。
“五叔!”“六哥!”“三公”叫個不停。
石板路的一邊是一條小溪,流水潺潺,清澈見底,輕吟的流水聲為這古老寂靜的村子平添了許多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