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寧二年六月。
梁軍迅速平定了天平、泰寧兩鎮的叛亂,朱溫令葛從週一萬軍屯駐鄆州整訓士卒,以作攻伐平盧之用,王彥章一萬軍屯臨朐,威懾淄、青二州。
時王師範麾下部眾十萬,以四萬人攻打臨朐,屢次為王彥章所敗。
王師範懼梁軍之威,求援於唐廷及河東。
但此時河東境內亦是一片凋零,昭義四分五裂,邢州淪於王鎔之手,磁州被魏博攻陷,洺州夾在魏博與成德之間,孤城一座,澤州也在梁軍手中,沁州刺史蔡訓以城降丁會,陰地關有丁會、張存敬三萬重軍把守。
若不是清口大戰,李克用自己都是泥菩薩。
唯一讓李克用慶幸的是,河東門戶潞州頑強挺立著。
朱溫退走之後,周德威趁勢反攻,擊破梁軍夾城,俘虜青壯萬人。
潞州大戰的意義不低於清口大戰。
縱橫天下三十載的沙陀騎兵,敗在朱溫的宣武大軍腳下。
李克用彷彿受傷的老狼一樣在代北舔舐傷口。
隨著河東軍勢的衰落,魏博軍、成德軍更加張牙舞爪。
六月三日,梁軍押李落落入魏州,羅弘信斬李落落,魏博徹底倒向汴州。
但河北風起雲湧遠不止此,盧龍節度使李匡籌大敗之後,回到境內,聲勢一落千丈,蔚州駐將劉仁恭趁勢反叛。
當年李匡威在李匡籌兵變時有言:兄失弟得,不出吾家,亦復何恨,但惜匡籌才短,不能保守,得及二年,幸矣。
知弟莫如兄,才剛剛過了兩年,李匡籌在劉仁恭的攻勢下兵敗如山倒。
劉仁恭本就是盧龍宿將,頗孚眾望,軍心所向,盧龍境內紛紛響應,李匡籌不敵,大敗後逃往滄州,後被義昌節度使盧彥威攻滅。
盧龍全境落入劉仁恭之手,劉仁恭一面上書唐廷,求請為盧龍節度使。
一面將李匡籌未及逃脫的妻子張氏獻與李克用,兩家結盟。
王師範、劉仁恭的上書同時送到李曄面前。
河朔三鎮自安史之亂後,成為大唐帝國無法痊癒的胃潰瘍,把曾經強健的巨人折磨成病夫,整個中晚唐的歷史,就是圍繞河朔三鎮展開。
雖號稱一朝,實為二國,河朔三鎮歷來的玩法就是牙將兵變,然後請求唐廷冊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