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萬唐軍進入西州,薩曼、喀喇汗高度警覺起來。
于闐已經不重要。
大家不必遮遮掩掩,薩曼、喀喇汗本來就是衝著更富庶的龜茲、焉耆、高昌而來。
擊敗大唐,西域的利益自然歸他們所有。
薩曼人也意識到這是傾國大戰,從呼羅珊、花剌子模地區調來大量援軍。
雙方都在聚集力量,揮出最有力的一拳。
處於前線的龜茲受到巨大的威脅。
李曄令楊師厚為帥,領兵兩萬馳援,天山之南包括于闐在內,皆聽其調派。
而楊師厚的大軍還在路上,喀喇汗傳來重大訊息。
薩圖克撕下偽裝,公然宣稱大食法為國教,強制境內所有民眾一律皈依,不從者皆以異教徒斬殺。
腥風血雨之下,二十萬帳喀喇汗人被強制皈依大食法。
國人凡十四以上六十以下男丁,皆徵發為軍,新得兵十一萬,氣勢滔天。
一出手,猛攻伊犁河谷,仁美部眾暗為內應,致使高行周不能支,與仁美退往西州。
此戰極大激勵了喀喇汗人計程車氣。
薩圖克雄心勃勃進入天山盆地,窺伺西州。
與此同時薩曼人在楊師厚大軍沒趕到之前,向龜茲發動攻擊。
折嗣禮死守城池,血戰不退,堅守一個月之後,等到了楊師厚的援軍。
薩曼人自持兵力遠勝,引兵來戰楊師厚。
兩軍野戰,唐軍銀槍效節軍列前,左右翼騎兵包抄。
薩曼人犯了致命錯誤,以為銀槍效節軍只是普通步軍,主要精力放在兩翼的騎兵上。
以五千古拉姆近衛鐵騎迎戰魏五郎三千唐騎。
久戰不下。
驍將黃全素、萇從簡抓住時機,引步軍反衝敵軍大陣,直透敵陣,龜茲城中折嗣禮、朱瑾趁勢殺出,屍橫遍野。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唐軍的血脈裡就流傳著與外敵決死的傳統。
歷來開國之軍最為善戰。
從中土大戰中殺出的唐軍,千磨萬礪,在李曄的帶領下,名族自信心理優勢正是最高昂的時候。
兩百年前唐軍能征服這片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