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娑川下,大軍雲集。
時吐蕃諸軍尚在猶疑。
既然是聯軍,當初內部有很多裂痕,有人見唐軍兵少,不到萬人,要先擊唐軍。
也有人見形勢不妙,生出後退之心。
還有人覺得可以跟唐軍談談,畢竟他們名義上也臣服於大唐。
聯軍主將額松贊一時不能決斷,他是山南地區最大的勢力,佔據匹播城,此城乃吐蕃舊都,也是吐蕃興起之地。
歷史上額松贊父子曾輝煌過一陣,後淹沒於部將兵變當中。
時代的共通性就在於此,中土的大王們你方唱罷我登場,高原也是如此,甚至更為激烈。
農奴的仇恨、教、派的爭執,王權的爭奪,最終讓高原再也沒有站起來的機會。
聯軍亂做一團的時候,唐軍已然結陣。
符彥超領百餘重騎列陣在前。
燦爛的陽光灑滿整個邏娑川,唐軍的銀甲蒙上了一層豪光。
冷鍛甲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已經趨近完美,猙獰如鐵獸,又不失精美,馬上騎兵人人雄壯威武。
符彥超長槊揚起,“兒郎們,破吐蕃就在今日!”
“殺!”一百三十名河隴漢家健兒也舉起了騎槊。
當年大唐最驍勇的將士在隴西。
時過境遷,河隴漢家健兒在重歸大唐之後,變得更加武勇,這些人大多生於大唐收復河隴之後,沐浴著大唐的榮光,少年時便從軍,在牛羊肉與河隴雄風的滋養下,一個個威武健碩鬥志昂揚。
重騎緩緩而動,向最近的吐蕃軍衝殺而去。
吐蕃軍一臉懵然,一百多人向四千人的陣列衝擊。
這已經超出了他們可憐的認知。
幾個吐蕃將領在陣前大笑,組織長矛手列陣。
重騎漸漸加速,地面也隨著他們的衝擊而震動起來,殺氣如秋風一般肅殺。
望著滾滾而來的鐵獸,吐蕃人終於驚慌起來。
唐軍重騎挾雷霆之勢衝入敵陣,如狂風掃落葉一般,踩踏出一條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