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雲在中原和淮南聚集,似乎在醞釀著一場空前的風暴。
大戰的氣息瀰漫淮河上方的蒼穹。
一支支梁軍趕赴向許州、蔡州。
梁軍攻擊的重點顯然在唐鄧。
而唐軍則在廬州彙集。
除了軍隊,數不清的民夫百姓也被裹挾進這傾國大戰之中。
當年朱溫陳兵河中,太原、長安瑟瑟發抖,當時的梁軍意氣風發睥睨天下。
而現在大軍雲集許州,彷彿當年的氣勢又回來了。
為了更好掌控淮西、淮南的局勢,朱溫親抵陳州,與往常一樣,坐鎮後方,遙控形勢。
許州南面行營招討使胡真,招撫副使王彥章,匯合左右龍驤軍、左右天武軍,雄赳赳氣昂昂的入駐許州。
朱溫雖然沒有親臨戰場,但對此戰的關注遠在當年潞州大戰之上,連魏州的王彥章都調回來了,汴梁梁軍,來了四軍,其中龍驤軍的家底全是當年的宣武鎮軍,加上各種精銳部隊,已經淮西的州兵,梁軍可戰之兵已經超過了十五萬,這還不算後方運送糧草的民夫。
淮西形勢吃緊,李筠先發制人,佯攻舞陽,高行周、郝摧猛攻蔡州。
蔡州在伐梁策之下,早就油盡燈枯,早在去年的時候,唐軍就有攻陷蔡州的能力,只不過為了攻伐南詔,而選擇隱忍。
包括揚州也是如此。
與其說朱溫響應馬殷,不如說這是汴梁集團作出的一次大反擊。
是在戰略層面的以攻為守,打破淮南的戰略困局。
如果梁軍攻陷唐鄧,那麼大唐就會被一分為二,荊南、嶽鄂、江西、宣翕等精華地區被斬斷,然後徐徐吞之。
不止是唐鄧,光州、霍邱都受到了梁軍的威懾。
潁州牛存節揮軍南下,步步為營,堵住光州朱瑾部。
王景仁的水軍遊弋在淮水之上,隨時向霍邱發動進攻。
而淮南的唐軍也聚集在廬州,北望王景仁的壽州,東望鄧季筠的揚州。
此戰之規模遠超當年天下藩鎮圍攻黃巢。
近十年兵鋒之盛,無過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