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苟出一個盛唐 筆趣閣> 第三百四十二章 辭舊迎新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百四十二章 辭舊迎新 (1 / 3)

此時的楊渥,左手三萬牙內軍,右手八千黑雲長劍都。

劉威、陶雅等老臣宣示效忠,周本、張訓等勇將不離左右,朱瑾、李承嗣緊隨其後,還有李神福、臺濛、米志成、王茂章等宿將宣誓效忠。

至少在表面上,楊渥在淮南的地位穩如泰山。

壽州朱延壽最後一個宣誓效忠。

九月,唐廷的詔令也到了,賜諡楊行密為大唐武忠王,封楊渥為淮南節度使,吳王。

楊渥也第一時間向唐廷進貢絲綢錢帛,糧食海鹽,頗為豐厚。

一切看起來都井井有條,挑不出任何毛病。

淮南新的格局穩定下來,朱溫退回汴州養病,李曄也將大軍退回

楊行密的死,彷彿代表一箇舊時代的離去,一個新時代的降臨。

淮南聲勢高漲,汴梁聲勢下落。

河朔五鎮,漸漸脫離朱溫的掌控。

乾寧七年十月,劉仁恭率先發難,進攻南面的義昌節度使盧彥威。

河朔五鎮當中,魏博羅弘信是被梁軍打成了看門狗,王鎔、王處直、劉仁恭借汴梁之勢,抵擋河東李克用。

而義昌是心甘情願,主動當朱溫的狗。

以前梁軍強盛的時候,義昌在河朔無人敢動,現在梁軍大敗,劉仁恭有木瓜澗之勝,自然不會放過眼前的肥肉。

盧彥威一路潰敗,抵擋不住盧龍強兵,數次向汴州求救,朱溫遣使訓斥劉仁恭。

劉仁恭也客客氣氣,但就是不鬆口,還加大攻伐力度。

十一月,盧龍軍攻陷滄州,盧彥威自知無法立足河北,領殘軍投奔汴州。

河朔的格局瞬間改變。

劉仁恭父子後來居上,實力最強,一舉超越老大哥魏博,對義成、成德形成強大威脅。

如此局面,義成王處直、成德王鎔,只能轉投河東,與李克用勾結起來,南面壓制魏博。

河東頭上的四把刀,瞬間解除。

而在維州的楊崇本,儘管有隴右源源不斷的支援,依然無法攻破維州,原因在於維州的地勢比松州還要險惡,既承繼了蜀川與高原的崇山峻嶺,加上維州土豪們異常團結,頑強抵抗。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