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崇本面臨的情況就要艱險的多。
其一在松州山路難行,群山與高原在此彙集,河谷縱橫,溝壑相連。
其二在松州蕃民的剽悍,吐蕃大亂之後,此地徹底失序,山匪、亂軍,白天是農人、牧人,到了晚上,村村成悍匪,打劫過往遊人。
即使面對楊崇本的兩萬大軍,這些村寨也依託地形抵抗。
楊崇本示之以仁,這些人並不知感恩,繼續劫掠後勤糧道,或者湧入下一個村寨,繼續頑抗。
逼的楊崇本只能屠村,沒想到適得其反,抵抗更加激烈。
武德年間,大唐在此地設松州,管轄區域非常大,涵蓋多彌大部分地區,吐蕃崛起,松贊干布在高原上眺望四方,一眼看中此地,被太宗強勢反擊,五萬大軍破松贊干布十萬,吐蕃望而卻步,大唐設立多彌道,升松州為正州。
在此後的歲月裡,松維二州即為大唐牽制吐蕃的重鎮。
可惜安史之亂,讓一切都煙消雲散,大唐全面內卷,吐蕃趁勢擴張。
以女子嫁入松維,花費二十年時間培養帶路黨,終於吞併松維地區。
後來吐蕃崩潰,此地如高原大多數地區一樣,被當地豪族佔據。
松州正是如此,無論是唐人還是吐蕃人抑或是党項人,在百年的時間裡逐漸融合,並且爆發出頑強的戰鬥意志,利用當地地形,不斷阻擊楊崇本大軍。
不過這些都不能磨滅楊崇本建功立業的決心。
他很清楚收復松維的意義。
對如今大唐,此地連同漢中、荊南,已經形成了對蜀中的包圍。
對他自己,可以憑藉此戰在唐軍中佔有一席之地。
大唐衰落,良禽另擇他木。
而大唐崛起,攀龍附鳳之輩皆來。
這便是一個國家的氣運。
“李保衡將軍已經攻陷昌山寨,俘虜三百人,請將軍定奪!”斥候一路風塵僕僕趕來,滿臉喜色。
“男人皆斬,子女錢帛自取!”楊崇本也不再搞什麼仁義了。
窮山惡水裡,什麼都沒有,只有自己部下才是唯一的依靠。
此令一出,士卒全都振奮起來,在岷州固然有口安穩飯吃,但快活就別想了,忠義宣教使們一個個眼睛睜的像燈籠,彷彿逛了一回窯子,就他糧的不忠不義了。
還有那個知州龍全忠,明明是個胡人,卻比道學先生們還正派,也不知是不是前世跟楊將軍有仇,天天盯著軍營。
還好一切都解脫了。
窮山惡水裡面,幹啥外面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