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
眼珠子都餓綠了的人還管誰是皇帝?
朱溫若是能夠提供糧食,他就是最大的正統大義。
這招最毒的地方在於,就算李曄大張旗鼓的挖出大魚,還是無法改變當前的大局。
三天之後,趙崇凝從荊襄回來,卻是一臉落寞。
“陛下,湖南劉建鋒荊南成汭皆稱無糧,荊襄趙匡凝偷偷送五萬石糧入關中。”
李曄眉頭一皺,劉建鋒就算了,蔡州兵頭,胸大無志,也沒指望從他手上弄到糧食。
荊南的成汭雖是蔡州餘孽,但數年間把只有十七戶的江陵,恢復成數萬戶的上州,功不可沒,對唐廷還算恭順,賦稅錢糧向來不缺,沒想到這次居然拒絕了。
還有荊襄趙匡凝,絕對是大唐的鐵桿粉絲,居然也偃旗息鼓了。
配合長安城中的童謠,李曄不難從中嗅到陰謀的味道。
現在還能搞到糧食的地方,只有蜀中王建和河東李克用了。
朱溫切掉昭義,河東大戰連連,李克用不向唐廷要糧食就不錯了。
“查到童謠是誰傳出來的?”李曄揉了揉額頭。
薛廣衡面露難色,“末將、末將無能。”
這些見不得光的東西,薛廣衡始終是太嫩了。
李曄目光轉向一旁垂眉低眼的劉全禮,“你覺得是誰?”
彷彿心有靈犀一般,劉全禮不看,就知道李曄是在問自己,“奴婢不知道,但陛下只要給奴婢三天時間,奴婢至少能理出個頭緒。”
這話聽的人心底冷颼颼的。
李曄又轉問趙崇凝:“趙侍郎覺得是誰在幕後主使啊?”
趙崇凝一臉正氣:“大旱在即,關中無糧,臣以為陛下應該以糧食為重。”
呵,還反過來教訓自己了。
“關中無糧,朕也沒辦法啊。”李曄在五十歲的趙崇凝面前耍起了無賴。
趙崇凝忽然雙膝跪在李曄面前,“關中三百萬子民,仰陛下如父,臣有一策,朱溫身處中原富庶之地,連年豐收,為今之計,只能向汴州求糧。”
李曄呆呆的看著他,還以為是自己聽錯了,若不是他人在荊襄,李曄幾乎懷疑童謠就是他寫的。
直到趙崇凝的腦袋“咚咚”的磕在地上,李曄才緩過神來。
前腳李曄還在謀劃背刺朱溫,暗地裡整一個“倒朱同盟”,這一轉臉,就沒皮沒臉的去找朱溫要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