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沒有說什麼益州體制具體好的地方,因為這是一個體制,牽扯到一個社會整體,但是這三點已經能夠總結益州這幾年各種方向的基礎,這些在場的人心裡大概都明白,但是沒有人能夠這麼輕易地總結。
“那益州的缺點在哪裡?”程昱這個時候開口問道。
“益州最大缺點在於劉英成,劉辛成戰力無雙, 如今天下應該無人是其對手。論劉英成智力與治理能力,天下更是無人能與匹敵,然而最大的優點反而是益州最大的缺點。
劉英成只要在益州一日,整個益州就能夠圍繞他迅速發展,百姓也都能夠全部安心,軍隊也都能夠震懾世家商會, 如果劉英成出個意外, 那麼益州權利會在三省, 三省如果不團結沒有統治天下的能力,那麼益州也就走到了盡頭。”諸葛亮如此說沒有人反駁,益州可以說一切關鍵事情都是劉辛在做主,而且從來沒有錯過,三省其實就起到了輔助的作用。
三省其實在益州各種重大事情上都是在給劉辛提建議,決策與後續問題都是劉辛自己做決定,整個益州對於劉辛依賴太多,萬一劉辛出了事情,他們有很大機率崩潰。
“這第二大缺點,君主對於官員控制不夠,給予地方太大的權利。雖說如今益州官員都是每年評比,擇優提升,州牧府讓各郡縣按照自己優勢發展,益州一副繁華景象。可是在州牧府勢弱的時候,這很可能成為益州最大的危機。
當然,現在益州從學堂開始教育孩童, 這樣能夠極大機率保證各種意外少發生, 可是益州百姓自由度可是非常高,民眾容易被蠱惑, 這樣算是益州一個大弱點了。”
諸葛亮如此說著,他說的這個問題劉辛肯定明白,也是曾給在坐的所有人都講過。現在天下還不算完全太平,益州距離發展飽和還有很大一段距離,這些問題還都不凸顯,如果等益州各郡縣全部發展起來,一些小問題都會凸顯出來。
劉辛以後地盤肯定會越來越多,這種鬆散的管理必然會讓朝廷權利被分散,這個問題要解決最重要的還是教育與交通、官員政績評審與晉升制度完善。
“孔明說的這第二條,我們也都明白,任何體制的好壞都不是絕對的。不同群體不同時期所需要的制度都有不同,社會在進步與改變,所以州牧府必須跟上社會的改變,總結出更適合當下的制度出來。
我主一直強調,如果一個政權不知道變通與進步,那遲早都會被淘汰,所以我們需要一個強大的富有活力, 敢於去做新的嘗試的三省,關於地方官員的權利限制, 州牧府如今正在思考中。
九部權利不能高於地方官府,他們的作用是為了官府服務,一個地方只能當地政府說了算,如何能夠給予地方官府更多的約束,這個我們已經有辦法,孔明還是說說第三個缺點吧!”張松作為州牧府最能挑刺的人,對諸葛亮也是佩服不已,如果他不是州牧府下書省主事人,他還真以為諸葛亮就是三省高官,他對益州瞭解不比在場大多數差,關鍵諸葛亮才剛出仕,他還非常年輕。
“這第三個缺點,是益州太過於包容,包容本是優點,但對如今的益州來說卻是大大的缺點。
天下各州都在佔益州的便宜,可能益州能夠從中獲取更多,但是我們完全可以依靠自己的優勢謀得更多的好處。
我知劉英成與在坐的各位都不是很在乎其他諸侯,認為他們都無法對益州造成太大的威脅,大家把重心更多的會放在草原,佔領草原才是所有人最大的目標,只要能夠拿下羌族、大月氏、匈奴、烏孫、柔然、餘夫、鮮卑七大草原族三成以上的草原,那麼我們就能在以後與草原族鬥爭中佔據絕對優勢,我中華常年被草原部落侵佔的歷史將一去不復返。
然益州應該利用自己的優勢,加深其在天下各地的影響力,劉英成希望能夠把天下所有勢力都整合一起,他不斷的修建水泥路與官道,就是為了在以後可以對這些地方進行控制,這個我是非常贊成的,但是在如何把天下之心引導到益州,劉英成似乎並不上心。”諸葛亮說道。
大家也都知道諸葛亮的意思,劉辛必然是要稱帝的,他已經把目標放在整個天下,可是他對權利似乎並沒有那麼看重,反而處處以天下百姓為重。
而作為劉辛的智囊團,在坐的所有全員必須去為劉辛去考慮這些,這是他們作為臣子的責任。
程昱等人聽了都不由點頭,以前他們都是把精力放在如何發展益州上,卻是從未考慮過權利問題。儘管劉辛在益州聲望無人可以撼動,但是要想稱帝,百姓需要一個慢慢思想過程,而這個事情劉辛自己不可能去做,這就需要他們來做了。
諸葛亮說的問題看似就是州牧府,其實已經是把益州當成一國而看待,他很明顯希望益州儘快一統天下,而建國後可能遇到的問題,都在他說的那些缺點當中。
在場所有人等到諸葛亮說完他們還在思索,以前說讓劉辛稱帝似乎很是簡單,反正如今也沒有人能夠阻止他們,益州有一統天下的實力。
但是聽諸葛亮提點後大家開始意識到,益州體制與大漢不同,劉辛如果稱帝必然也是與以前的漢室皇帝不同,要讓劉辛稱帝其中還是有很多的阻礙,他們如今就必須提前去解決這些問題了。
“聽孔明一番言論,老夫終於認識到何為天才了。孔明居住荊州,卻是能對益州之事瞭如指掌,這讓我們汗顏。
我主對你甚是看重,未來益州群臣,必然也會是以孔明為首。如今我主還在南羌,孔明如果沒有住處,還請住在州牧府內,我等有很多問題需要向孔明討教。”程昱說著起來向諸葛亮行禮,其他眾官也都起身行禮,這是請諸葛亮加入他們,而且他們已經認可了諸葛亮了!
“多謝諸位大人收留!”諸葛亮起身向所有人回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