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一日,劉虞在袁紹旳勸說下撤軍回昌黎郡,而公孫瓚也是聽從了袁紹使者的勸說,繼續聽從劉虞的命令,只是他吃下的那些地盤,絕對不可能交還給劉虞了。
劉虞回到險瀆縣之後,知道不能放公孫瓚如此下去。公孫瓚實力強大,再給對方几年時間,公孫瓚擁有超一流武將實力與白馬義從,自己很可能不是其對手。
於是劉虞一邊向河徒縣屯兵以防公孫瓚攻擊,一邊來日聯絡遼東郡的公孫度,玄菟郡的公孫域,希望他們能與自己一起出兵拿下公孫瓚。
公孫域家在西涼,曾經與董卓關係莫逆,他把幽州的事情告訴身在長安的董卓,董卓剛剛選了一位自己的侄子做新皇帝,就當是劉協沒有死每天還是讓所有大臣上朝。結果大臣們看到那皇位上陌生的身影,沒有一人敢說那皇帝是假的。
董卓知道了幽州的情況,知道幽州的劉虞與公孫瓚與袁紹其實都有矛盾,如果他能爭取過來,幽州在冀州北部,定然能夠給袁紹帶來大麻煩。
於是很快董卓竟然也派來了使者,全說雙方不要動武,一切問題還是坐下來談為好。
董卓以皇帝之令封公孫瓚為薊侯,這是因為外卿不能為王, 要是能封王董卓都恨不得封公孫瓚為王了。
薊縣是幽州第一大城,也曾是冀州的核心, 封公孫瓚為薊侯, 這豈不是把整個幽州給公孫瓚了?
劉虞聽了憤怒不已, 可是他卻沒有一絲辦法,董卓要讓公孫瓚起來對抗袁紹, 而公孫瓚豈能放過自己?
袁紹知道董卓封公孫瓚為薊侯,他再一次派使者勸說劉虞稱帝,董卓能隨意給別人封賞以拉攏人心, 他袁紹如果不讓劉虞稱帝,豈不是事事都要被董卓壓制。
劉虞的壓力無比的巨大,這皇帝他是萬萬做不得,做了下場可能比他想象中還要慘,除了董卓會討伐自己, 天下那些不知道劉協已經死去的百姓, 也會認為他劉虞是那個造反的人, 袁紹拿他當槍使, 他能得到什麼?想來想去還是呆在這幽州好,如果你袁紹或者董卓殺來, 我大不了逃到鮮卑或者夫餘去。
如此想, 劉虞再一次拒絕了袁紹。可是等袁紹使者離開後,劉虞又不得不又一次擔心。不說袁紹與董卓,單是這公孫瓚,他可怎麼應對?
想了很久,劉虞突然想到了劉辛。劉辛在昌黎郡的時候力壓東鮮卑、烏桓兩族,公孫瓚完全不是對手, 如果他沒有讓劉辛離開, 公孫瓚完全沒有起來的可能。
想到這裡,劉虞心中做了一個決定,他寫了一封信交給了平子河市的縣令姜力,讓其把信傳給劉辛,他又有一次交易要與劉辛做。
……
劉辛領八萬大軍從東郡一直南下,到了南郡的時候已經七月下旬。他看到今年第三批昌黎郡百姓已經送到,心裡也是非常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