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重生三國從養雞開始TXT> 第七百零一章 平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百零一章 平羌 (1 / 2)

孫策思想的轉變使得中原南部區域全部進入穩定發展期,嚐到了商業貿易帶來的利潤,知道了益州實力的強大,就很少有人再去發動戰爭。

劉辛在得知安息、貴霜兩大帝國對自己商隊的態度之後,也是逐漸安心,他可以繼續按照以前的計劃統一中原,兩大帝國如今能夠加快中原的發展與統一。在劉辛在瑞縣等候大月氏使者的時候,郭嘉與黃忠在羌族草原打的也是不可開交。

六萬精銳騎兵,十多萬正兵輔助,郭嘉把軍力分為五大部分從定羌城向西、北兩個方向推進。

北羌與西羌兩大族也是組合聯軍抵抗,但是益州精騎擁有與草原部落交戰的豐富經驗,他們依靠精銳兵力不斷的騷擾突襲地方落單的部落,打敗對方後俘虜全部牧民與奴隸,聯合友軍再對抗對方援軍。

羌族各部落要在草原生存就必須放牧,益州騎兵搶牲畜搶牧民,讓羌族無法應對。而郭嘉的主要任務是以定羌城為中心,把黃忠、管亥、方悅搶奪的牲畜、奴隸、戰俘運送回定羌城,讓後透過火車把這些戰利品送回益州。

才半年時間,益州精銳騎兵損失達到六千人,很多益州訓練了數年的精銳都陣亡在了這一片草原上。但是對於所有參與草原作戰士兵來說這一切都值得,作為大漢子民,這歷史性一刻可以讓他們牢記一輩子。而半年郭嘉已經從羌族草原運送回來俘虜八十萬,牛羊八百多萬頭。

有人可能就很好奇,整個羌族人口二百多萬,益州已經拿下羌族過半的土地,為何只有千萬牲畜不到!草原人不耕種,食物主要是吃肉,一人就算一個月吃一隻羊,羌族牛羊也應該有超過兩千才才對,算上留種,最起碼得四千萬以上才夠用。

其實草原牧民每年只有過節才會宰殺自己的牲畜。一般牧民食物主要來源是狩獵加上各種奶製品,只有貴族與打仗的時候才會平時宰殺牲畜,奴隸們更是沒有吃肉的權利,他們都啃食主人吃剩下的骨頭,或者自己放牧的時候在地上尋找蟲子吃,喝一些牛羊奶。

不敵益州騎兵,西羌部落只能不斷西撤,越是往南地勢越來越高,氣溫越來越低,西羌部落西部都是雪山,益州騎兵越是追擊環境就越是艱難,要想徹底征服西羌可是不容易。

而北羌情況要比南羌好一些,北羌的西部是雪山,西北部是大月氏,北部是烏孫族,東北部是涼州。益州騎兵追著北羌不斷北上,北羌沒有後撤的餘地,他們與大月氏、烏孫族矛盾也是非常大的,所以只能與益州騎兵硬拼,不敵後開始不斷投降。

茫茫的羌族草原,哪怕是羌族在這裡生活了上千年,也沒有對這裡探索完畢,郭嘉在益州騎兵把所有羌族部落趕走俘虜的同時,讓他們繪畫出整個羌族六郡的地圖,讓後根據地形與各區域資源,在總督府商議應該在六郡哪些區域應該建城,哪些區域應該建堡,要想把羌族真正納入大漢板塊,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可能需要幾代人才行。

劉辛需要的是羌族六郡局勢基本穩定,羌族六郡駐守兵力不會超過五萬人,他還需要把精力用到一統中原之上,羌族六郡大的架子先要架起來,派遣有能力的官吏,等候火車軌道修到這裡再開發這裡不遲。

如果不是因為絲綢之路貿易,拿下整個羌族對劉辛來說是一個負擔,在這超過兩千裡的廣袤草原上鋪設鐵軌,要想全部修完所花費的人力與物力不比貿易收入少。

七月十六日,劉辛前往火槍研究廠視察,火槍廠火繩槍研究差不多已經到了極限,一百步內命中目標準心很是不錯,不過劉辛對此卻很是不滿意,操作複雜不說,遇到下雨天火繩槍就用不了,打在鐵甲上沒有一點傷害,四十步外皮甲都不能穿透。

所以他一邊讓工匠繼續試驗改造火槍效能,一邊讓工匠在子彈方面做研究,劉辛給出了他了解的後世槍支製造的一些路線,要想製造出自動填充的子彈與威力可以射穿厚甲的槍支,不用後世那樣幾百年時間的摸索與進步,但是以如今益州的工業水平,短期內要想製作出劉辛希望的槍支也是不容易。

槍支製作不容易,大炮比槍支製作卻是要簡單很多,如今槍支工廠製作的大炮已經可以射出五百步距離,比這個世界的投石車卻是要離開太多,儘管炮彈威力與劉辛想象中還要差一些。

黑火藥配置比例槍支製作廠已經研究的比較透徹,要想提升火藥威力,使用後世的苦味酸甚至tnt炸藥,那還需要化工業發展作為基礎才行,劉辛不可能一下子把兩千年後的科技全部帶出來,科技每走一步都是一個科技體系的進步,這不但需要不斷的探索,還需要龐大的社會發展作為動力。

劉辛所需要的手榴彈,工廠卻是已經制作出來,這一次無論是威力還是安全性,都已經達到劉辛的要求,他已經讓人給全郡42個精銳營開始配備手榴彈,這樣攻堅就會變得容易很多。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