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奮鬥在新明朝免費全文閱讀> 三百九十二章 同舟共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三百九十二章 同舟共濟… (1 / 2)

全文字無廣告 三百九十二章 同舟共濟…

至於楊撫臺為何不願意在號稱“小揚州”的淮安府駐紮,而向朝廷請求移駐,這很好理解,不用說李佑也能想透。 全文字無廣告

因為今年水災的警示,為加強治河與保運兩個涉及國計民生的大政,朝廷便將楊巡撫的軍、民、河、漕四大項事務,奪去了河、漕兩項,並升一級設立河漕總督,同樣駐在位於黃淮咽喉的淮安府。

之前鳳陽巡撫楊大人一直都是江北地區頭號大員,可現在又多出一個比巡撫品級更高的總督,還同在一城,這其中滋味實在不好受。

特別是這個總督的職權過去屬於鳳陽巡撫的,被朝廷剝奪後放在自己眼皮底下,還加了一級,怎能不讓楊撫臺尷尬萬分?

簡單地說,一山不容二虎,往深裡說,被暗貶的楊撫臺丟不起那人,留在淮安府面上無光,沒臉繼續駐下去。

所以楊大人才會向朝廷奏請,要將鳳陽巡撫衙門搬離淮安府。放眼江北地區,可以移駐的好地方也只有揚州府了。或者說,比淮安府更繁華富庶的地方,也只有揚州府了。亦或可以說,也只有揚州城這樣的繁華富貴之鄉可以撫慰楊大人受傷的心靈了。

而且楊撫臺理由很充足。他既然不管河道了,便沒有必要駐在黃淮運交匯處的淮安府,又因為他還兼任總理糧儲差事,駐到揚州距離江南比較近,便於督促江南各府上解漕糧。

李佑遠遠掃了幾眼已經被羅參政放在案上的邸報,這想必是“足本”罷。 (全文字電子書免費下載)

楊撫臺向朝廷奏請移駐揚州,到目前也只是奏請而已,並不是已經確定的,所以自家衙署裡的潔本便沒有登載,只有河漕總督任職的訊息。結果自己懵懂了,還是那句老話,真是自作自孽啊。

朝廷為何將楊撫臺的奏請放在邸報中,小範圍明發天下,李佑猜測大概是為了徵求有關地方衙門的意見。

要知道,巡撫衙門移駐事關重大,對地方的影響很深,放在二十一世紀就相當於搬遷省會了。朝廷必須謹慎處斷,所以要先聽聽地方風聲。

看著羅參政瞬間變為同仇敵愾的表情,李佑也有點感同身受。

不用想都知道,整個揚州官場沒有人想讓巡撫衙門駐在揚州,參政署理知府不,同知署理知府不想,分巡道不想,鹽運使也不想!

巡撫駐在淮安也就罷了,天高皇帝遠,但要搬到本地就是另外一回事,土皇帝們誰願意平白無故增加一個太上皇?

楊撫臺固然因為時運不濟走了麥城,喪失了部分權力,但依舊是等同於尚書的正二品,依舊是以欽差體制行事的封疆大吏,等級差的太遠,現有這些官員中沒有一個能夠對抗的。

就連那直屬朝廷、不歸巡撫管轄的鹽運司,也照樣強烈反對另一個更大的衙門入駐揚州。萬一哪天朝廷想抓緊鹽事,讓欽差體制的巡撫就近監察鹽事,那豈不自找罪受?國朝官場不是沒有這個先例。

羅參政皺眉道:“老夫將上本奏事。在南直江北地面,我揚州府地偏東南,臨近南京,不足於馭全域性。中都鳳陽,龍興之處,正適合巡撫衙門駐守!李大人你同署揚州,也是治理一方的人,對此沒有異議罷?”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