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三十一章 李佑此人很有意思
rìsè已暮,今夜天子不上岸,宿於舟中,後面到了高郵才有行宮歇宿。
在御舟上,尚處於新婚燕爾時期的景和天子將賢妃召來,急不可耐的要鑽進內艙為了大明江山的延續而奮鬥。
卻聽見大伴段公公在外面喚道:“皇爺!奴婢有事稟報。”
這段公公,便是清晨李佑迎駕覲見天子時,天子身側那位三十餘歲的內監,從天子幼年起便在天子身邊服侍陪伴。
段公公全名段知恩,與太后身邊的麥承恩、歸德千歲身邊的吳廣恩並稱為最有潛力的三位大內高手,巧合的是賜名都帶有一個恩字。
當年先皇為太子選了八個內監作伴,時至今rì,八人中有六個被歸德千歲杖斃了,還有一個病故,只有段公公這顆獨苗挺到今天。眼瞅著終於活著熬到了天子親政,實屬不易。
景和天子只得披衣到了外間,順手接過段公公遞給的紙片,坐在寶座上信口問道:“大伴有何事?”
段公公答道:“李探花要跳水自盡,虧得被舟上軍士救起。”
景和天子吃驚道:“好端端的李佑為何要自盡?”
段公公解釋道:“奴婢說的糊塗,叫皇爺誤解了。投水的不是這個李探花,是翰林院那個李探花,李編修。聽說李翰林與李揚州起了衝突,但是李揚州此人皇爺也是知道的,口舌如刀,鋒利不饒人,將李翰林貶斥的啞口無言、抬不起頭。李翰林大概是越想越氣,所以憤而投水。之前李佑已經下船走人了,留了話說到揚州再向皇爺請罪。”
“朕本來擔心的是李佑與袁閣老對峙,可他們兩個李探花應當素未謀面,怎麼會起衝突?”
段公公又解釋道:“去歲大比後,李登高成了李探花,酒宴上因為李探花之號被教坊司姑娘們嘲笑編排。那些賤籍女子說話也沒個分寸,將李登高氣得半死,便惡上李佑了。”
“李佑如何罵的李登高?大伴可與朕學一學。”景和天子忽然饒有興趣的問道。
段公公低頭閉口不語。
天子失望的嘆口氣,低頭看手裡紙片,寫的卻是李佑下船前吟的那首絕句——十丈天威十丈塵,隨駕公卿何jīng神?莫嫌拂袖多寒氣,我是人間避熱人。
“我是人間避熱人…”天子沉吟片刻,避熱一詞與炙手可熱的炙手、趨炎附勢的趨炎相反。“這又是文人故作清高麼,還是被激怒了負氣而為?下詔旨將他追回來就是。”
“以奴婢之見,皆不是。那李佑只怕是故意為之,沒有李登高他也會想法與別人大吵一場。只是別人老於世故,不與李佑較勁,唯有李登高出言輕佻正中李佑之下懷,彷彿獵物被李佑窮追猛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