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大家捋一下,我一直以來的想法。”
回到前進基地,操縱著全息顯示屏的安德洛夫眉飛色舞地敘述著,其他四人認真地聆聽。
“我們已經確信的資訊是格羅姆們透過隕石的方式降落在這裡,砸出了一道深坑。我的假設是,當‘割刀’劃過一週後,整座環形山將會作為‘下一顆隕石’起飛。”
“你已經說過了。”胡蝶點頭道,“矛盾點在哪裡?”
“它起飛之後,去哪?”
用最簡單的方式,安德洛夫指出了假設的關鍵。
“它去哪都行啊,尋找下一顆行星,砸穿地殼,並獲取地幔中的能量。”狄雲裡倒是不以為意。
“這是格羅姆們倖存的情況下,它們的做法。”安德洛夫搖手指道,“但目前的情況是,這裡的格羅姆,已經字面意義上‘滅亡’了。它為何還要再次無緣無故地砸一顆隕石到其他星球呢?”
“確實,他們完全可以把割刀停下來,然後利用割刀剩餘的能量再苟延殘喘一段時間。”狄雲裡思索道。
“但他們還是願意以自己完全犧牲為代價,換取割刀的繼續工作。所以,我們就推斷而出,在割刀繞環形山一週後,只有一種可能:環形山是會按照固有程式騰空而起的。”安德洛夫繼續描述道。
“這一點我們之前模糊地猜測過。”狄雲裡點頭道,“不過經過你這麼一說,確實清晰多了。”
“那麼最關鍵的問題來了!”安德洛夫加重了語氣,“以如此代價繼續執行的割刀環形山系統,將會把這麼多物質帶向何方?為何這座環形山的物質需要格羅姆們捨命運送?”
“帶去‘迦娜’!”狄雲裡明白安德洛夫的說法,“能夠讓格羅姆們捨命運輸的,只可能是能源,大量的能源!”
“我要說的也就這麼多了。”安德洛夫滿意地點頭示意道。
“這推斷妙啊。”書文同樣驚歎道。
“那如果你的推斷是真實的,我們要怎麼去證明呢?”胡蝶質疑道。
“只要能夠找到這些儲存的大量能源,並找到能夠將整個環形山推離推進裝置就可以了。怎麼樣,聽起來不是件難事吧?”
“如果找不到怎麼辦呢?”胡蝶繼續質疑道,“因為你的這個想法很難證偽啊,除非我們用地殼挖掘裝置把整個環形山挖地三尺。”
“如果沒法在我指出的地方找到,那我自然認輸。”安德洛夫自信滿滿。
“狄雲裡,我覺得可以。”胡蝶轉頭朝向安德洛夫,“一個人應當至少相信自己的判斷。如果還沒開始就為了以後的抵賴做打算,那這種建議還是別採納得好。”
“你指出的地方到底是哪裡?”金信秀詢問道。
“根據割刀的位置,向外做延長線,與環形山的邊緣相交於這裡。”安德洛夫在早已調出的全息地圖上指了一個方位。
“看上去你很有把握?”狄雲裡也明白,的確,只有可能在那裡。
“嗯,割刀刀柄的位置。”
轉眼間,探險隊就抵達了環形山的邊緣。
“果然,八十公里半徑的環形山,那顆隕石砸得可真夠狠的。”金信秀嘆道。
清道夫很快由藤條中清理出了不小的一塊區域,而胡蝶帶來了三臺地殼破壞器,準備挖地三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