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這是兩年多年朱常洛寫給陳振龍的寄語,用的是盛唐詩仙李太白《行路難》最後的兩句。
如今陳振龍終於回來了。
不過,這個訊息,朱常洛暫時還沒收到。
但是陳振龍之所以能順利回來,這也要感謝一下朱常洛,朱常洛在和內閣和兵部確定了朝戰思路之後,蕭如薰就來了,朱常洛當場就給蕭如薰上了一課。
雖然,鳴梁海戰敗了。
但是,李舜臣敗的光榮,敗的燦爛!
僅以十三條龜船和一百多條民船就和倭寇三百戰船幹了一戰,而且,還殺了倭寇一個大名,全身而退。
雖然,鳴梁丟了,朝鮮水師的右水營也丟了。但是,也不能因此就抹殺了李舜臣的功勞。
此戰之敗,非戰之罪也。
乃是巨大的實力懸殊造成的。
所以,就在蕭如薰來了以後,朱常洛就讓蕭如薰也看了關於鳴梁海戰的戰報。
同時,朱常洛也命令蕭如薰,讓他將此戰報發到耽羅島,讓吳惟忠他們學習一下李舜臣不畏強敵的精神。
同時,也讓他們仔細的研究一下朝倭雙方的戰略戰術,然後再結合一下直隸水師的優勢,如果,這場戰鬥是由直隸水師發起的,直隸水師應該怎麼打這場戰鬥?
朱常洛讓直隸水師把自己代入到敵我雙方之中,從多個維度去研究這場以少勝多的海戰。
如果,直隸水師是當時的朝鮮水師,他們應該怎麼打?如果,直隸水師是當時倭寇水師,這場戰鬥又該怎麼打?
這是朱常洛給他們的課題。
讓他們儘快的總結出來的戰術方法,提升直隸水師整體戰鬥素質。
並且,同時也給了直隸水師一個任務,就是讓是直隸水師也分出部分戰船,到海上與倭寇實際作戰,檢查自己的戰術得失。
一隊不經歷戰陣的艦隊,就算武器裝備再厲害,那也是空有其表。
朱常洛可不想自己的直隸水師成了晚清政府李鴻章的北洋水師。牛皮吹的挺大,但實戰一般,這可不行。
朱常洛不需要這樣的花架子。他還是信奉實踐是唯一檢驗真理的標準!
要想知道直隸水師行不行,那就拉出去打幾仗。
朱常洛還沒聽說過在軍港泡著裡,靠著喊口號,就可以無敵於天下的海軍。
得到朱常洛命令的蕭如薰也立刻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雖然,不懂海戰,但是這並不代表蕭如薰不懂帶兵。
皇太子殿下居安思危的想法對他無疑也是一記警鐘。自從,他在寧夏因功升遷到了京師之後,他也是幾年沒有經歷過戰事了。
隨著自己的官越做越大,漸漸的他也覺得自己越來越厲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