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劍破開荊棘嶺,忽見荊棘嶺一頭有一個小小的石碣。
石碣上書兩行篆字——荊棘蓬攀八百里,古來有路少人行。
呂雲澄覺得有趣,揮手在石碣上添了幾行小字:一日一里,千日千里,若有愚公移山志,何必燒香拜鬼神!
白素貞道:“夫君此言何意?”
呂雲澄笑道:“若是周邊百姓多加修繕,時常砍伐荊棘,此路可暢通千千萬萬年,倘若懶散不作為,過得三五七年,又是一片新的荊棘嶺。”
“那時又當如何?”
“即便是新的荊棘嶺,只要下定決心開山鑿路,每日砍伐一小段,終有透過之時,否則只能繼續期待神仙。”
“神仙不會保佑麼?”
“買只燒雞燒豬,插兩根香,就想讓神仙管張家長李家短兒子不學好母豬不下崽,哪有那麼便宜的事。
天助自助者,指望燒根香就有神仙庇護,是一廂情願的單方面的交易,凡人想認,神仙還不想認呢!”
“所以夫君甚少顯聖。”
“有拜我那功夫,還不如去試試自己能做什麼,如果自己都不嘗試,我又有什麼必要去幫他呢?”
十八公嘆道:“原來神仙是這麼想的,怪不得以前的土地不管事。”
“別誤會,因為我不缺香火,所以全無所謂,那些指望香火供奉的山神土地、城隍鬼差,如果受了香火卻什麼都不管,那是自討苦吃。
比如荊棘嶺的山神土地,受了香火卻不做事,凡人不再供奉香火,最終修為大損,不再是神靈。”
呂雲澄一邊說,一邊飛劍斬下一大片山頭,把十八公等靈植全部挖走,隨後盡數種植在崑崙仙府。
此後數月,又去各處仙山福地,採集大批靈植,瓜果梨桃、梅蘭竹菊、蓮蓬茶葉,應有盡有。
期間又抓了一些豺狼猛獸,安置在方丈仙島,算是新增一層守護。
如此過了數月,呂雲澄突然心血來潮,想去萬壽山五莊觀看看。
自從太上老君那次講道,呂雲澄和鎮元子便再沒有見過面,也沒透過傳影鏡交流過,但這並沒有什麼影響。
鎮元子是最古老的神祇之一,活了億萬年,幾年時間在他眼中,不過是彈指一瞬,不值一提。
原劇情中,唐僧轉世之前,曾經在盂蘭盆會上敬鎮元子一杯茶,他便記了足足五百年,以人參果回贈。
呂雲澄修為更在金蟬子之上,時間間隔也遠遠小於五百年,自無問題。
心血來潮,便要去看,但怎麼說也是大神,總是獨來獨往有些不美,便把孩兒們都叫了過來。
“為父要去萬壽山五莊觀拜會鎮元大仙,你們幾個誰陪我去?”
小鈴鐺一句話不說,飛身撲在呂雲澄懷中,麻利的一個轉身,又騎在了呂雲澄背上,道:“我去我去。”
此番動作行雲流水,前衝之勢恍若導彈,旋轉之勢更勝颶風,看來讓小鈴鐺掌控力量,還真是任重道遠。
葫蘆娃們從未出過仙府,自是不甘落後,紛紛吵著要一起去。
呂雲澄略一思索,決定把所有人都帶上,不過這麼多人出門,騎馬卻是有些不美,便開著蜃樓浮空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