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水難養蛟龍。
這是一個自古皆然的道理。
以學識能力而言,韓非的能力毋庸置疑,連嬴政都稱讚連連,甚至說出“寡人得見此人與之遊,死不恨矣”這種話。
但是韓非目前身在韓國。
韓國的實力不僅是七國中最小的,韓王安也並非雄主,國內大權被大將軍姬無夜把持,相國張開地看似能與之制衡,實際上差了甚遠。
最關鍵的是,韓王安對於韓非並沒有那麼信任,不會任憑他改革圖強。
這就使得韓非滿腔才華,只能浪費在姬無夜身上,還要在衛莊的幫助下,才能稍占上風。
如果韓非到了秦國,憑藉他那和嬴政七成相似的思想理念,必然會得到嬴政重用,可以用天下為棋盤,盡情的展示才華。
對於韓非的選擇,李斯滿滿都是慶幸,還有一絲絲的惋惜。
“懷才不遇”四個字,是所有有才華的人的噩夢,想想就會覺得恐怖。
“雖然我不知道你在想些什麼,但我知道,你的心亂了,這不是一件好事,如果你想身居高位,出將入相,最先要做的就是收心。”
“多謝呂宗主指點,呂宗主可知近來韓國發生的一樁大案?”
“什麼大案?”
“鬼兵劫餉。”
“鬼兵?有趣,詳細說說。”
“韓王的兩位弟弟龍泉君、安平君押送軍餉,到了斷魂谷的時候,遇到了鬼兵,押送的餉銀盡數在暴雨中消融。”
“斷魂谷?”
“當年韓鄭兩國大戰,韓國取勝,韓哀侯允諾投降者可免一死,最後卻把投降的五千士卒騙到新鄭城外的山谷坑殺,此處山谷因此被稱為斷魂谷。”
“繼續說。”
“韓王接連派出南宮錯、李希、姚豐、南宮靈、王開五位大臣辦案,可這五人盡數被殺,且各有一件隨身物品被盜。
據說,此次劫餉事件,便是那五千冤魂前來索命,不知呂宗主如何看待。”
“雖然不知具體經過,但是聽這描述,就知道鬼兵之事必是人為,或是為了金錢,或是為了剷除異己,或者兩者都有。”
“請呂宗主賜教。”
“很簡單,如果坑殺五千降卒就會導致鬼兵劫餉,那坑殺四十萬降卒,豈不是要把咸陽城給燒成飛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