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靈劍法並非劍聖獨自創出。
劍聖早年為了專心求劍,服下“七世無情”,把七情六慾壓抑到了極限,後來他覺得沒有感情便沒有完美人生,沒有完美人生便沒有完美劍法。
於是乎遠赴東瀛,服下劇毒“半心”恢復情感,在重新擁有情感期間,劍聖與“雪心羅”宮本雪靈相戀。
兩人合力創出聖靈劍法前十八招,“聖靈”便是取自劍聖的“聖”以及宮本雪靈的“靈”。
“半心”的藥力並不能持久,唯有捨棄自己至愛才能保留,劍聖為此捨棄無雙劍,把無雙劍轟入宮本家大門口。
萬沒想到,在成親之夜,宮本雪靈為了討他歡心,把無雙劍給挖了出來。
看到無雙劍的一剎那,“半心”的藥力迅速流失,劍聖快速恢復到了無情狀態,獨自回到了中原。
聖靈劍法後面的招式是劍聖獨創,因而變得無情無我,狠辣異常。
劍一到劍十八是有情之劍,連起來施展如同情網一般,把敵人牢牢地束縛住,任憑自己宰割。
聖靈劍法並非沒有破綻,當年創出劍二十一的劍聖與無名交手,被無名窺破二十一處破綻,無雙劍上因此有二十一道缺口。
如果呂雲澄以強力劍法破解,劍聖絕不會有任何驚訝。
只是沒想到,呂雲澄用的劍法不僅精緻優雅、美輪美奐,還一種“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的感覺。
這兩句詩本是以花做比喻,形容韶華易逝,當珍惜時間,是一首勸學詩。。
可惜後人不是都能理解,或者說理解了但做不到,故意望文生義,久而久之,就有了“及時行樂”之意,甚至流傳的更廣。
至少劍聖看到呂雲澄的劍法,下意識想到的就是這個。
劍聖的劍氣細密如情網,呂雲澄卻主動躍入其中,然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紅塵滾滾迷人眼,我自清風明月逍遙遊。
眼見劍十八拿不下呂雲澄,劍聖目光猛地變得狠戾,用了一招劍十九。
凌厲狠辣,一擊必殺。
原本只是隨手比劃,比的是招式而不是真氣,可這一招出手,劍聖卻下意識的提起了三分功力。
呂雲澄的招式卻是一如既往的精緻優雅,甚至更加優雅,更加絕美,劍聖這種誠於劍之人,被劍法的美感吸引,不由自主的放下了剛剛提起的戰意。
“哼!”
劍聖冷哼一聲,卻是他覺得比鬥中被人的劍招所吸引有些丟臉。
劍二十!
劍二十一!
兩招連發,劍勢更加狠辣的同時,還有屬於劍十八的綿密。
呂雲澄劍勢不變,兩根手指卻好似失去了重量和厚度。
輕輕地,薄薄的,柔柔的,比柳絮更輕,比白紙更薄,比晚風更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