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會雖然結束,但相關影響力卻並沒有就此消散。
僅僅一天時間,華沙在國際上的想象不說一落千丈,但也是千夫所指,明嘲暗諷者不計其數。
喜歡古典音樂的人畢竟是少數,推崇華沙為鋼琴之都更是古典樂圈子裡的自娛自樂。
在當代,流行樂之所以叫流行樂,是因為其具有高強度高爆發的傳播力,影響力已經不是古典樂能夠可以比擬的。
而韓森在流行樂上的成就,在全世界上來說都算是數一數二,在國內,韓森引領的華夏風大行其道,在國際上,華夏風也是遇神殺神,更何況還有徹底奠定韓森在西方地位的太空步等一系列開創性的舞步,引起無數國內外歌迷痴狂。
這也是為什麼韓森能夠在出道一年後,能夠在全世界開辦場場爆滿的演唱會的原因,種種影響力之下,韓森已經成為了華夏的一張名片,一個符號。
也因為這個原因,導致許多反樺組織盯上了韓森,比如這一次的華沙巡演,韓森的演唱會就首次出現了抗議者的畫面,在此之前,沒有人能把好戰的名頭扣到韓森的名字上,因為韓森曾經創作過的反戰歌曲火遍全球,本身也受到過許多和平愛好者的表彰。
但如今,華沙等方面不分青紅皂白的把這一帽子扣到了韓森的頭上,這也是成功引怒眾多網友的原因。
甚至俄烏雙方都沒有發現,因為這件全網爆火的時間,輿論的天平開始逐漸向俄國方面傾倒,許多網友甚至開始公開力挺俄儘快踏平烏領地,烏在這一次的輿論戰爭中可以說是敗的一塌塗地,距離大廈將傾,為時不晚。
而伴隨著華沙演唱會的結束,《烏克蘭狂想曲》和《阿瑪尼》這兩首歌開始在一片輿論當中,火速出圈,而且是分成了兩條不同的戰線,極高的擴大了影響力。
其中,《烏克蘭狂想曲》在古典音樂圈引起了震動,許多大鋼琴家觀看到韓森演奏這首曲子的手法和氣勢,都是議論紛紛。
雖然這首狂想曲重複的和絃有點多,但卻非常符合流行樂的特性,而且以韓森演奏的指法,和這首樂曲所具備的調性來看,這首《烏克蘭狂想曲》明顯是古典樂和流行樂結合的產物。
古典圈的大多數音樂家都對這首《烏克蘭狂想曲》嗤之以鼻,認為這是四不像的產物,不會把這首歌歸為古典樂的類別。
但也有少部分音樂家眼睛一亮,認為這是古典與流行結合最完美的代表作品,特別是這首樂曲登上了各國熱搜榜並且廣受好評後,這讓許多受困於名氣低迷的音樂家找到了前進的方向。
可以說,《烏克蘭狂想曲》成功的撕裂了古典音樂圈的一些共識。
而《阿瑪尼》這首歌的影響力卻是更加廣闊,並且影響力已經不再侷限於歌曲本身,在《阿瑪尼》於網路上飛速流傳之後,瞬間就湧入了許多黑人的眼簾。
黑人在世界上的大多數國家的地位都是飽受歧視和不平等的,特別是許多黑人的家鄉,99%都遭受過炮火的洗禮和戰亂,《阿瑪尼》的橫空問世,並且飛速的取得了巨大人氣和傳播度,徹底引起了無數黑人的喜愛,一時間,即便不懂中文,不懂華夏語,《阿瑪尼》這首歌也是在廣闊的非洲大地迅速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