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崔磊低落的情緒便能看出,秘密研究基地應該損失慘重。
高博回頭看了一眼山頂上依靠樹幹休息的老百姓,不由問了一嘴:“難道基地就只逃出來你們兩個人麼,這些村民又是哪裡來的?”
“不是的,算上鄭所和副手,我們一共逃出來了七個人。”
趙家興繼續開始解釋。
原來,當初發掘神秘球體碎片的區域,並未百分百完全開發。
所以該址便被上面展開建成了嶺州233地下基地,併成立了京州722研究所。
建造基地前,烏斯軍區工程部隊便知道這片區域處於喜馬拉雅地震帶,所以專門針對地震進行了特殊加固。
可架不住這次的特大地震破壞力太強。
8.0級地震一旦爆發,任何鋼筋水泥,都會在頃刻間瓦解,人類是根本來不及反應的。
所以普通人惟一能逃命的時間,就是地震局依靠監測系統提前捕捉速度更快的縱波,提前預警的那5~30秒鐘。
研究所自然也提前捕捉到了危險。
但當時許多研究員和值班士兵,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逃跑,而是如何盡全力確保研究專案、資料的安全。
於是很多人都選擇留在控制室和研究室。
他們部隊的隊長,就是因為在地震爆發前,待在控制室撥打專線電話求救,而被埋在了地下。
也正是因為他的犧牲,國家和CTOC才得知基地出了事故,這才緊急派顧幾他們過來支援。
所幸這些英雄的付出沒有白費。
最核心的神秘物質碎片,被鄭所帶了出來。
這東西不僅非常重要,而且自身攜帶巨量輻射,拿著它就相當於在捧著一顆隨時可能會爆炸的核彈頭,危險性極高。
他們必須要儘快聯絡軍區,將其轉移到安全場所。
可722所附近人跡罕至,根本找不到人求救。
所以身為基地安保唯一一位副隊長的趙家興,便當機立斷,決定分頭行動。
他帶一名副手,前往附近的村鎮,尋找聯絡辦法;
餘下的三名士兵,則保護鄭所和研究員,將碎片暫時轉移到相對安全的平坦地帶,以免被餘震二次破壞。
而在外出尋找的途中,二人便遇到了山頂那些逃難的村民。
他們正是顧幾當時跟曹志宇和陳科彙報過,距離任務地點最近的兩個村鎮:剛剛路過的孜珠鎮,以及眼前這些烏斯老人所在的娃切村。
這個村子的體量非常小,只有十幾戶人家,年輕人很少。
正因為老人腿腳不便,最後也就只有這些原本在屋外幹活的人,逃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