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會的人很快找到了他,凝望著他的背影,趙方耀心中安定良多:“大師兄……”
“不用跟著我,讓我一個人靜一靜。”
背影依舊挺拔,如同險峻頑強的山峰,下午的驕陽披灑肩頭,鍍上金輝,彷彿在謳歌那一份亙古不變的堅韌。
趙方耀卻能感受到那言語中的失落,影跡中的蕭索,喃喃自語:‘發生了什麼?’
這一靜,就是數月光陰。
期間發生了許多事,海城釋出會的餘波激盪,吳老爺不得不承認明教的地位,大量民族義士湧入北方。
明教再次壯大,察省已經派人接洽,隨時準備併入明教,河地也有動作,不過不敢太明目張膽。
明軍整備完畢蓄勢待發,秋季的稻麥也將熟,收復河山指日可待,明教上下都盼他歸來。
夏彤對外的說法,是反攻之前,明尊需要在神州各地考察民情。
還別說,這個官方的說法邏輯上沒有問題,導致這段時間內,九州大地上資本家和地主日日夜夜心驚肉跳,生怕他突然蹦出來,一個個背地裡喝血吃肉的東西,竟然開始做起了表面功夫,將一些小恩小惠讓於工農。
黎民百姓的日子,戲劇化的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改觀。
不知不覺,他的民望,如日中天。
這也讓吳老爺恨之入骨,據說如今的他,每天就中午吃一頓飯,因為早晚沒胃口。
然而真正的情況,只有那麼寥寥幾個人知道,李無眠並不瞭解無心插柳造成的一切,他確實只是想要靜一靜。
他的心裡,多了一隻蟲子,這幾個月來,一直都沒有辦法將其驅除。
這隻名為後悔的蟲子,腐蝕著他的心靈,比任何詛咒,都要來得勐烈,歹毒!
他少年立志之時,已然告訴自己多次,也無比堅定了信念,此生行事,無悔!
然而這幾個月來,無論他如何辯證,心中那絲悔意總是斬滅不盡,每每回到那個清晨,不住的反問。
是否會有更好的選擇?
正是因為無法駁倒這一點,悔意如同跗骨之蛆折磨著他,這也是一個負心人本該接受的懲罰。
他有七情六慾,也是芸芸眾生,他只是不將這些放在心裡。
可到頭來才發現。
既然是一介芸芸眾生,怎麼會不在心裡?
又是一個晨曦,他終於來到明教的治下,他總是要回來的,這裡有他為之奮鬥的一切。
紫氣千條懸掛東方,他深吸一口,入了肺腑,卻化為沉沉的鬱氣。
無悔嗎?後悔了,談什麼無悔!
他走過金燦燦的麥田,無數的麥芒撩撥裸露的小腿,癢癢的,像一隻只螞蟻在亂爬,又似一根根銀針,刺穿了皮膜,刺透了血肉,觸到腿骨,傳出的震動,將胸膛中的人心扎得全是空洞,他忍不住想要嘆息,又憋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