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
白日勁風吹雲,今夜星光燦爛,彎月如勾,陰影如山。
田晉中和劉懷義尚有疑思,張之維卻能觀察入微,此番望那陰影,心中歡喜流淌,大師兄終於想通了。
一直以來,大師兄的影像,在他心中發生過數次變化。
七歲之前,是一種近乎於崇拜的情感,那份早慧和成熟,對任何孩子,都有無與倫比的吸引力。
七歲之後,隨著心智成長,他卻有了不同的感受,又一時不能道盡。
如同天真無邪的孩子,年少之時,總覺得父親無所不能,等長大之後,才發現並非如此。
雖然那以後,大師兄越發優異,問道也成了玩笑。
但龍虎山上,除了張靜清的一雙眼睛,張之維的雙目,亦日漸明亮。
待那雙目能照徹己心時,終於看到。
大師兄,也在迷茫、掙扎,陷入泥潭、荊棘。
他為之牽腸掛肚、輾轉反側,而今見得思通,竟比自己得悟還要歡悅。
晚風微涼,張之維面目欣然,慢步而來。
“大師兄,傷者明日便能甦醒。”
陰影伸出一手,遮住星光,晃一晃,光影流連,映出一雙明暗交錯的眸子。
“風起於青萍之末,止於草莽之間,深山大澤,實生龍蛇,小維,若非親臨,你能知這小小莽山村,竟有龍蛇伏藏麼?”
言語之中,有幾分慨然之感,張之維道:“大師兄,說得可是他?”
“是矣。”
張之維笑道:“聽得晉中說起,是個有趣的孩子。”
“不,你沒明白我的意思。”
張之維微驚,側首望去,他仰觀蒼天,面目唏噓。
有些疑惑,自是聽田晉中說起了,那孩子與眾不同,大師兄也評價奇高,以龍蛇作比,然此刻顯然另有深意。
“此地一談不上人傑地靈,二說不得鍾靈毓秀,天下九州,漫漫江山,相似者何止千萬!”
張之維恍然明悟:“神州大地,莽山自非特例,古往今來,天驕如過江之鯽,風雨滄桑,龍蛇亦層出不窮。”
李無眠微微含笑,眼中坦然如稚子,本心既明,無有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