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相比較於減少月例,“東腳門的偏院”更讓在場的所有人心裡一緊。
順王府裡面,那個地方,是誰都不願意去的。
順王爺一向是一個好色之徒,從年輕的時候就是,到老了更是變本加厲。碰上看著順眼的女子,就千方百計的討了來或是買了來,寵愛一陣子。
除了熙雲做王妃的那一陣子,王爺忌憚於她的威風,不敢太明目張膽的往家裡面填人,其他時候,都是見一個,愛一個,膩了,就立刻再換一個。
這麼說來,倒是在黛瑾身上停留的時間最長,當然,也是因為她承受了最多的打罵**。
王爺這樣性子的結果,就是這王府裡面雖然正經有名有份的王妃夫人不多,然而姬妾、侍妾、通房丫頭卻是比哪個官宦人家都多。
女子多的地方,爭風吃醋自然是在所難免,不過王爺自詡自己有一副憐香惜玉的心腸,不管身旁的姬妾們怎麼胡鬧,他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反正從來也沒出過什麼大不了的岔子。
王府畢竟不必那皇宮後院,反正這麼多年,嫡子只有景承一個,女子們之間的爭來鬥去最多就是牽扯到一點點家產而已,溫飽不愁,也就沒什麼了。
只有一個例外,那就是東腳門上的一個偏院。
順王府裡面的人都知道,那個院子,對於這府邸,幾乎就像是後宮裡面的冷宮一樣的所在。
聽說,當年順王妃,也就是景承的母親,身邊有個極不老實的丫頭叫寧蕊的,在王妃懷第一個孩子的時候,受了些王爺的寵愛,也懷上了孕,一時糊塗脂油蒙了心,不知聽誰攛掇了,便算計著讓王妃摔倒沒了孩子。
結果這寧蕊不知是否是現世報,自己的孩子也莫名其妙的掉了,當時王妃看她也受了些苦,便想著慈悲為懷,沒有大動肝火,只是把她攆了出去。
後來不知怎的,她想方設法又招惹上了王爺,直接當姬妾買回了王府。回到王府的時候,剛好趕上王妃懷著景承,看見王妃又有了孩子,而自己卻沒有,一時悲憤,便故伎重演,又找到了機會弄傷了王妃。
幸好這次,王妃的月份已經很大了,雖然胎兒受了驚嚇早產,但好在是虛驚一場,最終母子平安。
而這件事發生之後,王爺和王妃都不願再容下寧蕊,可是既然是當妾買了進來,也不好再攆出去,便把她趕去了這東腳門的偏院裡居住。
當時寧蕊身邊沒有一個下人伺候,冬天的柴火,夏天的冰塊,還有燈油、布匹等等都常常短缺,一個月的分例銀子,基本上不夠什麼使的,連廚房裡面都不給按時送飯。
甚至到了後來,連分例銀子也常常一個月沒有,一個月少給的,寧蕊也不敢去要,後來生了病,也沒人給看,沒過多久,就自己一個人死在小屋中了。
有些在王府裡呆的時間久的嬤嬤們常說,自從寧蕊死了之後,東腳門的偏院,別說住人,就連收拾打掃,都沒有人願意去。有的時候沒辦法了,都得是幾個人結著伴兒,才敢一起去一趟。
因此,王爺這次把熙雲趕到那裡去住,基本上就是讓她重走一邊寧蕊的老路了。
黛瑾和熙雲一樣,對於東腳門,偏院,和寧蕊的故事,都只是聽說過,而這樣駭人聽聞的故事,越是口口相傳,便越是讓人膽戰心驚。
然而王爺此話,依然是對熙雲開了天恩了,若是再想爭辯,自然也是於事無補。再說,熙雲最後的一條要求,給自己王家留一點顏面,也算是被滿足了。家裡的父母、姑母、兄弟姐妹等等,都不會被告知太多,只是知道她不再有名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