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基地能夠如此迅速的建立起來,除了有錢有人之外,還離不開水泥廠的存在。基地附近的山中就要石灰石,這是做水泥的主要原材料。
基地開工的第一件事便是修建水泥廠,以方便基地的建造。隨著工人的逐漸增多,水泥廠也增建了一個。
兩個水泥廠不僅能夠滿足基地的建設需要,還能有多餘的水泥出售。而第一單便是安息王阿爾沙克二世訂購的。
水泥的神奇之處各國都已經知道,安息也獲得了水泥的相關技術。但各國都還沒有修建水泥廠,原因在於他們知道秦國修建龍騰基地的事情,紛紛打算先看看秦國怎麼修建水泥廠的,然後從中學習一些經驗。
阿爾沙克二世皇帝阿爾班達出於學習的目的,便直接出手購買了一批水泥用以修建王城泰西封。
與此同時,楊子墨也受邀前往泰西封參觀,順便帶上技術人員幫助安息修建水泥廠。
泰西封亦譯“忒息豐”。位於底格里斯河左岸,當迪亞拉河河口。此地初為安息人對抗塞琉古王朝的駐軍之地。後建有城池,採取兩河流域常見的城市建築形制,城牆呈圓形。
阿帕夢亞距離泰西封直線距離一千四百多里,楊子墨一行人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才抵達這裡。
“哇呀!呼!”
“哇呀!呼!”
底格里斯河岸邊的茂密森林,一群包著頭巾的安息男子,喊著口號,正在用秦國製造的青銅大鋸子伐木。
“讓開,讓開,快讓開!”
一道道大喊聲在附近響起。
轟隆隆!
伴隨著大地的一陣晃動,瞬間殘枝碎葉四起。一顆顆直徑半米的參天大樹轟然倒下,一旁伐木的工人們頓時露出了笑容。
“這叫做鋸子的東西可真好用,比斧頭快多了!”
工人們看了看手中的銅鋸,上面烙印著大秦製造四個大字。這些都是國王從秦國購買回來的伐木神器,讓他們砍樹的效率增加了不少。
相傳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個叫做魯班的發明家進深山砍樹木時,一不小心,腳下一滑,手被一種野草的葉子劃破了,滲出血來,他摘下葉片輕輕一摸,原來葉子兩邊長著鋒利的齒,他用這些密密的小齒在手背上輕輕一劃,居然割開了一道口子。
他的手就是被這些小齒劃破的,他還看到在一棵野草上有條大蝗蟲,兩個大板牙上也排列著許多小齒,所以能很快地磨碎葉片。魯班就從這兩件事上得到了啟發。
他想,要是這樣齒狀的工具,不是也能很快地鋸斷樹木了嗎!於是,他經過多次試驗,終於發明了鋒利的鋸子,大大提高了工效。
魯班給這種新發明的工具起了一個名字,叫做“鋸”。
鋸子是不是魯班發明的還存在爭議,但肯定是老祖宗發明的。
而在其他大陸上的部族砍樹的時候,更多的是使用斧子。反正楊子墨沒有看見那個國家在使用鋸子。
比如眼前這種專門為伐木設計的二人抬大鋸,它兩頭都裝了拉手,伐木的時候,兩邊互相推拉,伐木就非常的省力,輕輕鬆鬆一棵大樹,幾下就弄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