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來,修為越是強大的修行者,自然更不可能感知得到五穀之氣的存在,因為別說是到了五境六境之上的修行者,便是到了第二境命宮之上,體內的真元數量就已經非常驚人,這五穀之氣在體內恐怕頃刻間就已經消彌掉了,若是不再存在,又如何感知?
念力再強都根本沒有用處!
與此同理,越是天地靈氣濃郁的時代,五穀之氣自然也越容易被消彌,不容易被感知。
這些道理一通,林意自然便想明白他為何能如此快的感知到這五穀之氣。
他原本就才剛剛凝練黃芽不久,體內真元本身不多,這些時日他只是修煉這些煉體之法,根本就沒有再呼吸吐納,引入天地靈氣,而且最為關鍵在於,陳寶蘊跑來教訓他。他雖然勉強擋住了陳寶蘊的一擊,但是體內的真元卻幾乎被清空,只剩餘了不多的數十根黃芽。
如此一來,他體內靈氣極少,幾乎和沒有開始修行的人沒有太大區別。
靈荒時代,天地靈氣稀薄,五穀之氣在他體內才顯得強橫。
身為修行者,但正好體內真元清空,又大量吞食食物,五穀之氣正好旺盛,才可以感知得到。
若是沒有多少感知力的武者,從頭開始修煉,也沒有多少感知力,感覺不到這五穀之氣。
正是如此多巧合,才造成了林意現在的結果!
林意可以肯定,當年的大俱羅說不定就是無意的誤打誤撞。
大俱羅正好身處靈荒時代,又恰好身為低階修行者,身上真元清空,又可能由於某種狀況,也吃了大量食物,所以才感知到了五穀之氣,最終走向了這樣不同的修行道路。
唯一不同的是,林意是有大俱羅的例子在先,是刻意煉體為之,而大俱羅當年恐怕是先感到五穀之氣,後來再慢慢揣摩,形成了獨屬於他的修煉之法。
“如此說來,那豈不是反而要感謝陳寶蘊?”
林意忍不住感嘆,若是沒有陳寶蘊那一擊,他體內的真元恐怕要消耗很多時日,才會到達這樣的水準。
“既然決意走大俱羅之路,這真元對我無用,豈不是最好散功,黃藤精舍對我也沒有什麼用處,不過我不吸納靈氣入體,倒也無妨。”
他自然啞然失笑,他恐怕會成為大俱羅之後,這千百年來,第一個凝練出了黃芽,卻又要主動散功的修行者。
至於這黃藤精舍,他倒是也想清楚了,不能對吳教習提出自己要搬出去,否則恐怕齊珠璣和蕭素心也會隨著自己一起搬出。
林意很決斷。
他直接驅動真元,順著掌指流出體外,體內一條黃芽都不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