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檳哈哈大笑道:“他想著我?怕是想著我莊上的肥鴨肥鵝吧!成,回頭我先回莊上挑兩隻肥鵝,再去瞧他!必去!”
一句話說的滿屋子人都笑了,吳萇也笑道:“有二叔這句‘必去’,侄兒就能回去交差了。咱們定早早備下好酒候著二叔。”說著他又轉向尹迅道:“不敢相請爺爺去看我父親,只是,爺爺若得閒,也請到家裡熱鬧熱鬧……”
尹迅擺手道:“罷了,老頭子一把老骨頭,還是不折騰了。”
說笑間,小廝來報老太爺老太君請諸位過去,眾人忙站起身,整理了衣衫,跟著小廝往老太爺所住的福壽居前院側廳來。
*
福壽居前堂,年老太爺和老夫人主位落座。與年老夫人的富態不同,年老太爺略顯得削瘦,但雙目炯炯,精神十足,長鬚飄然,倒是有幾分隱士的超脫之感。
眾人俯身跪倒磕頭行禮,年老太爺讓人扶了尹迅,不肯受他拜,待尹檳他們禮畢,又叫起來看座。尹迅固辭不肯坐,尹檳幾個更加不敢,直到老太爺和老夫人都開口發話,定要尹迅坐下,他這才搭了個椅子邊兒坐了。
茶奉上來,年老太爺笑道:“你這老鬼,幾年不見,還是這般執拗脾氣。身子可還硬朗?老夫瞧著你氣色甚好啊。”
尹迅陪笑道:“蒙主子們恩典,讓老奴養著,老奴豈有不好的道理!這老胳膊老腿的還算結實。說起來,還是老太爺您氣色越發的好了。”
年老太爺笑道:“也是老朽矣。”眾人跟著笑了一回,他又道:“你那大孫子……叫榮兒是吧,上任了沒?老夫似是沒聽到信兒,只聽說尹橡這一任放到了理州譚縣了,甚好啊,是給崴兒做了幫手了!”
年老太爺自己狀元出身,最重讀書,因此家裡有頭臉的僕從子弟有樂意讀書的,一律予以襄助,按照大秦律,取得功名就脫了奴籍,年家在此事上也不含糊,這些年放出去的人也不在少數。
現在年老太爺口中所說的尹橡是尹迅的長子,便是舉人出身,又在年家關照下謀了官缺,三年復三年,幾期任滿,這一任升了理州渠縣縣令,而年家大老爺年崴正在理州為布政使。那尹榮是尹橡的長子,和年府九爺年誼一樣是去年恩科時中的舉人,因自恃成績平平,中不了進士,也就沒準備明年的殿試,轉而等待官缺,這也是最近才謀了個九品縣丞。
尹迅聞言忙道:“奴才哪敢談‘幫手’二字?都是主子們恩德。老大如今有大老爺庇佑,省得多少事!煩老太爺惦著,榮小子放玵州龔縣了。如今老奴這個小孫子也大了,老奴今日帶了他來,想請老太爺老太君相看,若是還算機靈的,就求主子留下他給哪位小爺做個小廝,也算老奴和他老子孃的孝心。”說著拉過身後孫子尹英,讓再給老太爺老太君磕頭。
年老太爺聞言瞧了妻子一眼。年老夫人會意,微微一笑,讓人拉了那孩子到身邊來上下看,笑道:“看著就是一臉機靈相,是個好孩子。但留在我這裡可惜了,還是留在莊上讀書吧,過兩年若和他父兄一樣取了功名是最好,若不得就在咱們莊上做個執事也好。”
尹迅忙道:“家裡有兩個為官的都是主子格外開恩了,若都做了官去,誰來伺候主子?老奴是斷不會讓他再考了。”
年老太爺聽了這話,不由搖頭道:“知道你們的孝心,但可不能耽誤了好孩子。他父兄都是舉人出身,他定錯不了的。好好讀兩年書,定會極有出息。”
尹迅還待再說,老太爺卻一擺手,道:“就算你有心讓他跟著主子,也不必留在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