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蕭鵬的話郭思華卻瞪大了眼睛:“等下,蕭老弟,你說你會髹金?只是嫌麻煩才沒有這麼做?”
雖說郭思華嘴上說自己對古董不懂,但是這明顯是客氣話,人家集團生意裡就包括拍賣行業,怎麼可能不懂?就算真的有些東西分不清真假,但是眼界還是有的。
蕭鵬點頭:“是啊,不過我建議你別給這椅子髹金,不然的話那可真容易搞出來麻煩了。我這只是工藝品,要是真髹金了那不成造假了麼?”
所謂的髹金全名是‘大漆髹金’,是一門即將失傳的手工藝。它不同於鎏金:鎏金是指用黃金和水銀做原料,做成金汞齊,塗抹在器物表面,等到水銀蒸發後,就留下了金子。
而髹金呢,則是取漆樹上的生漆,經過繁複的炮製後,做成‘大漆’,這本身就是個複雜的過程,自古就有‘百里千刀一斤漆’的過程;而提取了大漆之後用大漆做原料來塗抹金粉的一種辦法。髹金比起鍍金使用的原材料更珍貴,成本更高。大漆本身就難搞,而且髹金使用的金粉比鎏金使用的金粉要多得多。一般人還真用不起這種工藝。
就像隋唐時期佛教盛行,看一個寺廟香火好不好的區別就是看他們的佛像:香火不好的鎏金;香火好的髹金;香火旺的直接貼金!唐代兩次滅佛運動皇帝啥事都不說,先收佛像上的黃金再說!
當然,由於髹金比鎏金來說工藝複雜,成本高昂,所以現在髹金的手法也快要失傳了。郭思華沒想到蕭鵬還會這技術。
郭思華聽後苦笑道:“你這工藝已經出神入化了,就算不髹金也會讓人說你造假好吧?”
蕭鵬一聽打了個響指:“我早就想到這一點了,所以呢。我就學了一下陸子岡,這把椅子上一共雕了十三條龍,每條龍上都雕了我的名字,當年陸子岡龍頭上雕名惹殺身之禍,現在我雕名沒人砍我腦袋了吧?”
這陸子岡在世的時候因為玉雕水平太高,給帶到皇宮裡去給皇上雕玉去了。在那個時代,手藝人都要為帝王服務,雕出來東西后落款一般為帝王年號和帝王名諱,結果陸子昂卻堅持文人工匠的原則,自己的每一款作品都會在上面落款,而且都是在各種不起眼的地方落款。
曾經他給明神宗雕刻一把玉壺,名字藏在了壺嘴裡,明神宗當時一看,還挺高興,沒生氣還表揚了他;後來他又給皇上雕刻了一個龍鈕玉璽,結果一次明神宗手滑給打碎了,而且無意中發現這龍鈕的龍嘴裡竟然有‘子岡制’三字!得,殺了吧。(關於這個歷史沒有正史記載,都是野史,所以也各有說辭,有人說是因為茶壺被砸發現落款;有人說是妃子玉簪摔碎髮現落款,反正可以肯定的是:陸子岡是因為自己作品落款讓明神宗朱翊鈞砍了腦袋。)
郭思華聽後在一條龍身上找了半天:“找不到啊!”
蕭鵬嘿嘿一笑:“今後你家可以多一項娛樂專案,叫做‘全家找簽名’,反正我可以明確告訴你,這十三條龍身上確實都有簽名,每條位置還都不一樣。你們慢慢找吧!哈哈哈哈哈哈。”
郭思華也笑了起來:“正好,讓我父親有個事情做,還可以不那麼無聊!蕭老弟,你先給我指出來一個簽名吧?讓我回去也可以顯擺顯擺?”
蕭鵬想了想:“好吧!你看看這個球!”他指著椅子左手把手上的雕龍,龍嘴裡是一個小球,寓意‘龍戲珠’。這個球是在龍嘴裡拿不出來的,也就是說這個球是在龍嘴裡雕好的而不是雕好後放入龍嘴的,這要求手工極為細緻。
郭思華仔細一看卻傻眼了:“鬼工球?蕭老弟,你是神仙麼?這龍嘴裡的球你雕成鬼工球?”
‘鬼工球’準確的說是一種象牙雕刻的手法,從明清時候發展至今。就是把一顆象牙球雕刻成一層一層‘球內有球’的形狀,清朝時候就出現了十三層的鬼工球。
但是那些鬼工球都是象牙製作的,蕭鵬卻是用木頭來雕刻的,還是在龍嘴裡面雕刻而成的,郭思華怎麼想也想不明白,蕭鵬是怎麼做到的。
蕭鵬聽了郭思華的話笑起來:“沒什麼了不起的,只不過是一個五層的鬼工球而已。在這個鬼工球裡的第三層,就雕刻著我的名字。”
郭思華聽後苦笑了起來:“還真是‘全家找簽名了’,蕭老弟,你就算告訴我們簽名在哪,我們也找不到啊!這把椅子簡直是稀世珍寶了,單從工藝上講,太和殿的龍椅也趕不上他。”
蕭鵬這倒沒有否認:“所以我才說這椅子太扎眼了。不過稀世珍寶倒談不上,這不是隨便做著玩的麼?”
郭思華無語看著蕭鵬,他真想問問,你這麼裝逼真的好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