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鵬聽後點了點頭:“都賣到這裡來了,看來確實挺好賣的啊。”
“那是當然了。”孫鵬程道:“這世界上八成的水上飛機都在星條國和楓葉國,尤其是星條國,擁有全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上飛機機隊,現在在星條國擁有水上飛機駕照的飛行員超過三萬五千名,每年還要增加一千五百本駕照呢。所以水上飛機在那邊發展的很不錯。”
但是有意思的是,儘管星條國水上飛機很受歡迎,卻不去發展研究水上飛機。現在星條國那麼多水上飛機,卻幾乎都是二戰時期研究的飛機。比如著名的PBY5A‘卡塔琳娜’、還有電影‘敢死隊’裡面史泰龍他們駕駛的HU16A‘信天翁’,都是1950年之前的產品。1960年之後,他們基本就放棄了水上飛機的研究。
其實星條國原來還是很重視水上飛機的。比如電影《飛行家》裡小李子研發的那架休斯H4‘雲杉鵝’運輸機,五層樓那麼高,翼展比足球場還長,比華夏的AG600‘鯤龍’大多了,但是1947年飛機試飛的時候,這飛機只在21米高度上飛了26秒,所以現在不少人認為這就不是一款飛機而是一款地效翼船。
水上運輸機玩砸了,那就玩水上戰鬥機,於是1951年的時候,更加喪心病狂的飛機出現了,那就是F2Y‘海標槍’水上噴氣超音速戰鬥機!整個飛機直接在飛機肚子下面安了兩個滑水板,工作原理和衝浪板一樣,結果發現這兩塊滑水板再怎麼設計,都無法解決震動問題,那就改成一片滑撬,整架飛機在海上就像打水漂一樣彈出去!最後結果這種飛機也確實‘打了水漂’,因為在水上起降時發生墜機事故被廢棄。
水上戰鬥機玩不轉,那就玩水上轟炸機!然後整個星條國航空史上最喪心病狂的水上飛機出現了。那就是P6M‘海上霸王’!最大起飛重量83噸!1955年首飛,人類歷史上唯一的四發噴氣式水上核轟炸機,在那個年代的研發造價就超過了四億美金(差不多現在的四十億),結果因為水上起降的安全效能問題,前兩架原型機全部墜毀。。。。。。
從那時候起,星條國再也不玩水上飛機了。到了現在,世界上能玩大型水上飛機的,也就楓葉國、熊國、倭國和華夏四個國家了。。。。。。星條國雖然也能造,但都是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的那一批,比如1932年首飛的‘卡特琳娜’和1947年首飛的‘信天翁’,現在在星條國都挺常見的。。。。。。。
華夏也是近些年才開始重視水上飛機的建設,包括AG600‘鯤龍’就完成了首飛,成為了現在世界上在役最大的水上飛機。
但是總有那麼一些‘公知’,看到‘鯤龍’上天十分不屑,說什麼這水上飛機早已風光不再,人家星條國過都不發展水上飛機了,咱不如進口外國的產品更划算,比如倭國的US2,楓葉國的龐巴迪CL415和熊國的A40和別200之類的飛機。
先不說能不能進口(倭國US1和US2水上飛機都不許登機參觀,楓葉國和熊國則是隻出售閹割版飛機,A40是非賣品,而別200迄今只有十多架,),
星條國不發展水上飛機,是因為在軍事上,他們有很多海外基地,有大型航母,都可以起降固定翼飛機;而用於商業飛行的話,二戰時期的老式水上飛機也就夠用了;至於滅火消防,他們直接有波音747改裝的滅火飛機,所以他們對研究水上飛機沒什麼動力。
但是華夏和星條國那邊國情不同,民用水上飛機基本上是空白,大型的專業滅火飛機和救援飛機幾乎沒有。而且這‘鯤龍’價格便宜,只是‘大飛機三劍客’另外兩位(運20運輸機和C919客機)的零頭,這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至於軍事方面,那就更不用說了,華夏可沒有那麼多海外基地,也沒有那麼多可以起降固定翼通用飛機的大型航母,‘鯤龍’航程遠載重大,原來從三沙市到曾母暗沙開船要五天,現在四小時。。。。。。
所以這水上飛機對星條國來說是雞肋,但是對華夏來說,那就非常重要了。
難道華夏那麼多智庫人員訂下來的科研計劃還趕不上一兩個‘公知’的腦回路?這件事情再次說明,所謂‘公知’特麼的除了會放屁真的不會別的了。。。。。。
但是星條國不發展水上飛機,他們改造水上飛機的經驗可是別人望塵莫及的,像這華夏的運12飛機,讓他們買去了再改裝成水上飛機往外賣,在加勒比地區這樣海島眾多的地區,倒賺了不小的一筆這裡海島那麼多,運12飛機十八座容量以及不錯的航程和超高的價效比,絕對是發展海上旅遊業運輸業的好東西!
不過現在蕭鵬心裡卻像吃了蒼蠅一樣噁心,明明是華夏的飛機,他現在想買的話卻要跟星條國那邊去買水上版。
讓星條國那邊賺這錢?想的美哦。老子不買了!
好看能當飯吃!趕明買一堆運5停在千里巖,一會兒在天上飛個‘S’,一會兒在天上飛個‘B’,不花那冤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