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量了之後,無心先生不由大吃一驚,他沒有想到,在小小的龍泉縣也有葉藝興這樣,人中龍鳳的人物。
無心先生作為慶國的第一大儒,閱人無數,他從葉藝興的眼神裡看出了一種,在他這個年齡段不應該有的睿智和成熟。
無心先生不由心中暗想:難道這個世界上,真有生而知之的人嗎?這個葉藝興的眼神不像一個16歲的少年人,倒像是經歷了幾十年宦海浮沉的官員的樣子。
這也是葉藝興頭一次仔細打量無心先生。
因為在前世,葉藝興沒有根基,中了狀元以後,是在謝尚書令的一步步地提拔下,逐漸接任了慶國的文官系統,成為下一任的尚書令。
但是,前世無心先生對於他並不瞭解,反而覺得他可能是趨炎附勢之流,對他是敬而遠之的態度。
前世,葉藝興也是有著自己的傲氣,也沒有刻意去接近無心先生。
後來葉藝興仔細想過,這也是自己非常遺憾的事。
吳昕先生學問高深,心胸坦蕩,心懷天下,是他第一想拜師的人。
所以這一世葉藝興不想再留有這個遺憾,就連忙到了龍泉縣衙和無心先生相見了。
和無心先生的眼神對上以後,葉藝興覺得自己看到了一個,歷經世事,飽受滄桑的智者的樣子,這和葉藝興曾經想象過的無心先生是一樣的。
在打量了也葉藝興一會兒,無心先生不由由驚歎,到了驚訝。
因為無心先生覺得,在葉藝興的氣質上有他似曾相識的味道,他仔細回想了一下,想起了一個人。
於是,他連忙問葉藝興:“你是龍泉縣城的生員嗎?你叫什麼名字?”
葉藝興聽無心先生問他,連忙拱手作了一個揖,然後說道:“我是龍泉縣城的生員,叫葉藝興。”
無心先生又接著問道:“你可有姓謝的親戚?或是你們家族和尚書令謝雲逸有什麼淵源嗎?
葉藝興聽了無心先生的話,就繼續回答說:“我們家沒聽說過有姓謝的親戚,和尚書令謝雲逸家,就更沒有淵源了。我是龍泉縣城葉家村農家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