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心先生看著葉藝興詫異的眼神兒,不由笑了,繼續說道:“藝興,你倒是真沉得住氣,你到現在也沒問,我為何對松柏如此的親近?你是我的關門弟子,我也不瞞你。松柏,他當我的書童,到今天也快三年了。三年前,他可不是我的書童,而是翰林院學士沈晨光的獨子沈俊傑。三年前王皇后一黨興起的立太子風波,不知道你是否聽說過?”
葉藝興聽了無心先生的話,就點了點頭,對無心先生說:“學生略有耳聞。”
說完,葉藝興就看了站在一旁的書童松柏一眼。
松柏剛才聽了無心先生的話,不禁內心有些緊張,也十分警惕地看著葉藝興。
葉藝興看著像謹慎的小獸一樣盯著自己的松柏,不由笑了。
這個叫松柏的少年人,看起來白淨無害,但是他的眼神透著野獸一樣的敏銳的直覺,一看將來也不會是簡單人物。
無心先生注意到了藝興和松柏之間的對視,不由笑了。
無心先生對松柏說:“松柏,你不用擔心,藝興是我的關門弟子,也是我信得過的人,要不然我也不會把你的身世講給他聽。”
接著,無心先生就繼續對藝興說道:“說起來,松柏的身世要比你們悽慘多了。他們現在全家,只剩他一個人了。當年王皇后一黨為了立太子之事,頻頻向陛下上遞奏摺。那是慶曆五年的事,慶國剛剛建立五年,百廢待興,邊境不安,陛下並沒有立太子的想法。但是王皇后一黨,為了能夠早日立下王皇后所生的嫡子晉王李承旭為太子,想出了各種辦法。甚至到翰林院和國子監去營造輿論。這時候翰林院學士沈晨光,遞上了一份奏摺,有理有據地提出了慶國初建,不宜立刻就立太子,應以國事為重,以休養生息為重,讓百姓安居樂業為重。陛下大喜,立刻以沈晨光的奏摺為由頭,停止了討論立太子的事情。王皇后一黨不由懷恨在心,在沈晨光攜全家回揚州省親的途中,派了刺客,暗殺了沈晨光全家。只有沈晨光的獨子沈俊傑,當時因貪玩而晚歸,逃過了這一劫。我與沈晨光學士是知己之交,就派人暗中把俊傑接到了我身邊,這樣才能護他平安。但是為了他的安全,只能讓他暫時隱姓埋名,叫做松柏,充當我的書童。你看我和松柏親厚,我是把松柏當做我自己的孩子一樣。”
葉藝興聽了無心先生的話,立刻明白過來。
慶曆五年發生的立太子風波案,其實他清楚得很。
那時候王皇后一黨,一心想立王皇后所生的嫡子晉王李承旭為太子。
而鄭淑妃一黨,一心想立鄭淑妃所生的長子魏王李伯賢為太子。
王皇后一黨為了立晉王為太子,就搶先下手,製造輿論。
其中牽涉的百官和各地大儒不計其數。
最終是以翰林院學士沈晨光的奏摺,終止了這場立太子的風波。
王皇后一黨從此在立太子一事上失了先機,對沈晨光懷恨在心,才下了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