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此次夜國皇室不僅調來十五萬大軍,同樣還派來數十位將領,幾十位將領中年齡有人比趙武年長,有人比趙武年輕。有的人常年負責剿匪、剿獸,在夜國一方威名赫赫,名氣比趙武的名聲來歷還早,有的在位多年毫無功績只是掛個虛銜而已。
按照皇室的旨意,大軍到黃岩關後,所有人都歸趙武一人監管。趙武當個地方大將軍還算可以,但要當三軍統帥,讓所有將軍都信服可能沒那麼容易,畢竟論資歷趙武比不過他們中一些將領。
此時趙旭遭遇伏擊和趙武用計守城的事都已傳到監軍那裡,趙旭指揮不利,趙武守城有功,不過在信中趙武已經提到趙旭在城外斬殺敵軍先鋒大將洪四海,大挫敵軍士氣一事。
那名監軍在得知事情始末後,並不打算處罰趙旭,反而還要繼續對趙武封帥。監軍的做法算是給趙武面子,當然更是要讓趙武願意為皇室效力,不然趙旭指揮不利一次折損兩萬士卒,必然是一條重罪,輕則革職查辦,重則當斬。
在繼續瞭解到那夜趙武大勝敵軍並且將敵軍的騎營近乎殲滅後,監軍還要向趙武祝賀。此刻那皇室監軍坐在四匹馬拉著的馬車裡,馬車的裝飾極其豪華,比那天雪軍主帥坐的馬車氣派的多。
馬車周圍有前後共四名護衛,八名隨行護衛都是監軍的貼身侍衛,每個人都有七階武修的實力與軍隊裡將軍們的實力相當,四名七階武修給其護衛足以表明監軍身份的尊貴。
在馬車後方是一干將領,幾十人全都乘著駑馬,連續趕了兩天的路,全軍上下所有人都有些疲憊,好在總算抵達城關,他們這些將軍都在等著趙武為他們接風洗塵。
等到大軍抵達城關時,趙武帶著十幾位將領前去迎接,趙武與那監軍會面自然客套一番。
在來之前,趙武已經吩咐人做好給他們接風洗塵的準備,而這監軍還帶著不少珍貴的食材過來,所以趙武一干等人跟著享了一次口福。
待那監軍和那些將領都休息好,眾人才開始真正議事。來的時候,監軍已經巡視過城關守軍的軍容,在其面前全是真正經歷過生死搏殺後計程車兵。守軍的精神面貌沒讓監軍失望,在大殿議事時,監軍把趙旭的功過都提出來,然後以將功補罪的方式認命趙旭繼續擔當三營主將。
等到提到守軍大獲全勝一事時,監軍連同那些一起來的將軍們全都向趙武祝賀,一次讓雪軍失去三分之一的兵力,更重要的是還完全摧毀了雪軍計程車氣,趙武功勞應該得到皇室嘉獎,而正式對趙武封帥是最好的嘉獎。
當著幾十位將領的面,監軍拿出皇室的詔書,把認命趙武為三軍主帥的旨意宣讀出來。詔令一出,守軍一干將領喜形於色,他們的大將軍官進一品,他們的地位自然跟著水漲船高,果然監軍念眾人有功直接代表皇室推行賞賜,十幾位將領全都官升一級,一個個享受的皇室俸祿自然比之前更高一等。
監軍此舉足以表明其有著代皇室執行賞罰的權利,當然監軍封賞有功之人更是為了激勵那些才來的將軍。果然在監軍大舉封賞之後,那些將軍無論是出於羨慕還是嫉妒紛紛有了要立功的想法。
封賞結束,監軍又與趙武等人談起攻打雪軍營地一事,做為戰勝方,他們已經獲得做為主動方的優勢。若論最好的出兵時間應該是昨天,只可惜全軍戰士清掃戰場人困馬乏,許多人又一心想著晚上的慶功宴所以不能出兵。
另一方面,雪軍雖然勢弱,可畢竟有人數上還有優勢,一旦對雪軍窮追急趕激怒雪軍將士引起返攻,反倒會對己方不利,所以在綜合各方面的因素後,趙武打算等援軍到後再做商議。
在趙武說出自己的看法和決定後,不少新來的將軍認為趙武畏首畏尾錯失良機,還有不少人覺得趙武的做法很對,一夜苦戰後的守軍的確應該好好休整。當然不管他們怎麼想,現在能決定出兵的只有監軍與趙武兩人,當然趙武做為三軍統帥,調兵遣將的虎符已經到手,趙武一人就可以決定軍中所有大小事務,
出於客氣,趙武才會在真正做決策是詢問監軍的意見,但皇室派來的監軍似乎對戰爭並不瞭解,很快又把接下來該何時出兵的問題反推給趙武。
趙武根據監軍的語氣知曉對方並沒有急戰的意思,當下只是簡單地為監軍分析一下兩軍的情況如何,把各自的優勢與缺點指出來。
監軍多少對兵法懂一些,在趙武分析現在雙方的情況後,監軍能聽出來趙武言語之中主戰的想法,可是其才剛來,還不想這麼快與雪軍開戰,所以最終的決定權還是交給了趙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