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謝謝,師父”,銘唸了過去的師徒恩情,並將之牢牢記在心裡。
不管天成子在他之前接引了多少位太一,對於周乙來說,這一世,這一生,他對於自己來說,便是有教育之情的恩師。
即便那是短短不到八年的情誼,可就如同那地球二十年一樣,是對於如今的周乙而言,即便過去了七十多萬年的修行歷程,人生最難忘,最平靜的時光,反而是那些時候。
他的身影淡出了天成子的死寂宇宙。
天成子這一大千宇宙的生滅要來臨了。
這一死寂宇宙已經到了成、住、壞、空的第三個階段,慢慢要歸於太無,等到第二個大千宇宙年,無量量時間之後,才能從虛無中重活過來。
所以天成子才會說,周乙可能是他這一宇宙年照顧出的最後一位道祖了。
因為他已經到了這一世的老年。
再來,就必須要歸於太無了,重新生根發芽,復甦自己。
這是一種修行和成長的歷程。
換做另外一個角度,一個宇宙年的時間,無量量的歲月,屆時再無中生有的天成子與到時候的周乙相聚,恐怕又已經是不知道什麼境遇了。
這一次的相聚,便是相當於訣別了。
所以周乙心中有感傷,為數不多的情結就在這幾個人身上。
但他也必須離開。
天成子說的沒錯,這是他們這些太一都要自己去走的路。
二十三個大千宇宙之前,至高太一邁出了半步,至高道軀爆灑太無蒼茫,三個大千宇宙之後,出現了無數的他的眾化之身,便是周乙這些人。
沒有道祖知道至高太一邁出去的那半步是什麼方向。
也沒有人知道,至高太一究竟做出了怎樣的突破。
太無蒼茫中的諸多道祖不清楚,中央真界的道祖也不清楚。
就連他們的眾化之身同樣不明白“本尊”至高太一,究竟邁出了怎樣的半步,而後他們又要怎樣以如今這樣的狀態完成蛻變。
他們這些眾化之身,等於是當初至高太一邁出那半步的產物。
又可以說,他們每個人都有可能是在這半步之後,在往前半步,整整踏出一步的最終“至高太一”。
“至高太一,二十年記憶……”
周乙進入了茫茫的因果之中。
他有一個問題沒有去問天成子,那便是自己與無雙共同存在的二十年地球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