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妙的是,古代的銅,也稱為金。因為古代的金分三種,黃金,白金,赤金。黃金就是黃金,白金指白銀,赤金指黃銅。例如《史記·陳丞相列傳》裡面記載劉邦當年給陳平用於間諜活動的就有“四萬金”。如果真是黃金就不得了了啊,現在賣出來估計就比得上一個非洲小國幾年甚至十年的國民生產總值。因此看見《史記》裡的“金”動不動就是“四萬金”,而且還是一次用完,那這種金就是銅,要是真的黃金會特別註明的。
為什麼要說到銅呢?因為從漢代起,外圓內方的五銖銅錢就奠定了近兩千年的貨幣地位,銅錢等於金錢的概念深入人心。如果從天空上看,你會看到周家半山別墅的這座山,看起來就像是一枚銅錢的樣子,更妙的是,半山別墅修建得就像古代城池一樣,是四四方方的。
既然是“堆金積玉”,“金”有了,那“玉”在何處?
其實從周家半山別墅的造型就知道了,這個“玉”其實就是周家的半山別墅。畢竟閩省的民居,有土樓的渾圓,也有古典民居的四方,雖然不算奇怪,但因為周家半山別墅實在佔地過廣,才會這麼矚目。
這時候,有人就要問了,這半山別墅不是方方正正的嗎,怎麼也算“玉”呢?
懂行的人都知道,方形的玉石,才是最有風水寓意的。
首先是“玉剛卯”,就是長方體的玉器,中心有一穿孔,外壁四面各有陰刻兩行隸書銘,共三十四字,文曰:“正月剛卯既央,零殳四方。赤青白黃,四色是當。帝令祝融,以教夔龍。庶蠖剛癉,莫我敢當。”
因為製作剛卯、嚴卯,必須在新年正月卯日卯時動刀,時辰一過,即要停止,所以叫做“正月剛卯”。“靈殳四方”是講該器之形。“赤青白黃,四色是當”意思為四種顏色代表四方,只要佩掛此物,就擋住了所有牛鬼蛇神的侵犯。而“帝令祝融,以教夔龍”則是告訴佩掛者:天帝已讓火神警告夔龍不可作惡、不可食人了,違者即被燒死。“庶疫剛癉,莫我敢當”是說老百姓的疾病,因為有剛卯在身,也被通通擋住。玉剛卯有如此“神效”,所以自漢代以來,就成為人人喜愛佩戴的玉飾。因為有有辟邪的作用,成為當時流行的護身符。
如果“玉剛卯”有氣場,那肯定是法器了,自身正氣凜然,可謂“剛卯”,諸邪莫侵!周家半山別墅建成“方體”,不就是寓意著剛正不屈,諸邪莫侵嗎?這樣的用意,可比請法器進家更高明瞭一籌,唐晨看了也歎為觀止,有點甘拜下風的意思。他實在沒想到,原來房子也可以做成法器的。
除了“玉剛卯”,古代還有許多“方體”的玉器,比如“玉帶板”就是其中之一。
“玉帶板”,其實就是玉腰帶,是一種由數塊乃至十數塊扁平玉板鑲綴的腰帶,是古代官品位的標誌。“玉帶板”多為方形,還有長方形、桃形等,表面常雕琢各種圖案。“玉帶板”始見於北周,一直沿用至明代,清代被廢了。玉帶板又稱為帶跨,從十三塊到二十六塊不等,材質、數量依據等級不同都有著嚴格的規定,唐代根據帶板的數目來稱帶,如“十三銙帶”。在明代玉帶僅限於皇帝、藩王、建立功勳受封的公、侯、伯、駙馬及夫人,可見是地位的象徵,尊貴至極。
唐代的玉帶板,銙多製成方形,一般都較厚,有的帶板還鑲以金邊,或以玉為緣,內嵌珍珠及紅、綠、蘭三色寶石。宋、遼、金、元四朝皆雕造玉帶板,帶挎或方或矩,製作規整,四角方正,面底同大,與唐代已明顯不同。明代玉帶板數量較多,帶銙由長方形、桃心形、豎條形組成,另外還有委角長方形和方形帶銙。
古代的達官貴人一般都配“玉帶”,所以才會有個詞叫“玉石俱焚”,以此表明必死的決心。
總而言之,“玉帶板”就是富貴的象徵,周家半山別墅建成“方體”,實在是太過巧妙了,巧妙到唐晨忍不住要拍手叫好。
至於第三件“方體”的玉器,唐晨想了好久,才想起來一個“玉圭”。
“玉圭”,是古代帝王、諸侯朝聘、祭祀、喪葬時所用的玉製禮器。為瑞信之物,多為長條形。形制大小,因爵位及用途不同而異。“玉圭”的用法,到周朝達到了巔峰。周天子為便於統治,命令諸侯定期朝覲,以便稟承周王室的旨意。為表示他們身份等級的高低,周天子賜給每人一件玉圭,在朝覲時持於手中,作為他們身份地位的象徵。後來帝皇在舉行禮儀活動時也用到“玉圭”,宋徽宗曾經把一個“玉圭”特賜予茅山,以示尊重。因此,歷來茅山道觀在舉行重大道場禮儀活動時,都會使用這個“玉圭”。
不管是“玉剛卯”,還是“玉帶板”,抑或者是“玉圭”,都是極為尊貴的玉器。
由此可見,周家半山別墅的風水局,是多麼匠心獨具了,唐晨也自愧不如啊!
但這風水局是多年前佈置的,總歸還是有所變動。
哪怕是因為在群山之中,變化較小,但也並非沒有變動。本來就左邊青龍山來勢較弱了,在經濟發展的幾十年中,西邊白虎山又豎起了不少高壓塔,直接壓倒了青龍。從那時候起,周家就漸漸演變成家中女性地位漸高,甚至有“一言九鼎”的跡象。
周家半山別墅還有一個缺陷,是與生俱來的,那就是文運。
氣運和財運催發到極致後,文運必定會被壓制,這是規律使然。周德清能白手起家,也多得這催發到極致的氣運和財運。但後遺症也顯現出來了,從風水局布好後,周家子孫讀書幾乎都是半吊子的水平。哪怕是周瑄影,也因為個人原因,初中學業荒廢了好多,高考的時候才堪堪考上一個二本院校。而這已經是周家子孫讀書最好的了。
現在唐晨想著用文昌塔、文昌廟來平衡周家半山別墅的文運,同時造福一方,也算是為周家積了功德。只不過唐晨還需要實地堪輿,才能確定這文昌塔,文昌廟建在何處,才能覆蓋到最大的範圍。
周德清自然是巴不得唐晨出力,所以自告奮勇當起了導遊,他身後也僅僅跟了個助手罷了。
“小唐,你看那,像不像一頭牛盤臥在那?”周德清見唐晨頻頻看向遠方,忍不住開口提醒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