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我就投資這幅畫的價錢,輸了你這幅畫就歸我了。”周雲恆眼珠子轉了一下,然後試探性地說道。
唐晨誠懇地說道:“叔叔,不瞞你說,你現在的狀態不知道世界上有多少人羨慕你。如果你投身股市的話,我敢保證你在十天內能成為中國的股神巴菲特,而且無往不利。但十天後,我就不敢保證了。而且你不能隨便選什麼股就投什麼股,這樣是沒用的,一定要經過慎重考量才行的……”
“我從不投資股市……”
周雲恆淡淡地說了一句讓唐晨想不到的話。
唐晨傻傻地問道:“為什麼?”
“我為什麼要投資股市?”周雲恆淡淡地給出了一個理由,看似平淡,實則霸氣側漏。
唐晨忽然想明白了,周雲恆之所以不投資股市,是因為股市風險太大。雖然股市的收益很高,在漲停板的時候能有百分之十左右的漲幅,但很多人只盯著漲幅百分之十看了,卻看不到跌幅的百分之十。真正的有錢人,是不會去自己炒股的,他們會把錢分散投資到銀行、保險和信託當中。很多有錢人信託的目的,是為了財產安全,為了避免投資風險同時取得高額收益。因為你不是專業的理財者,你不能保證一年的財產增長率,而信託公司能。畢竟人家有專業的風險評估團隊,有專業的投資團隊,有專業的理財團隊,不是一個人單兵獨斗的。這麼說吧,周家人的錢,大部分都進入信託了,小部分存入銀行,還有一小部分成了保險。
周雲恆自然也不例外。
既然有了信託這個形式在,周雲恆何必自己冒著風險去炒股?簡簡單單躺著賺錢不好嗎?
當然,周家還沒有真正躋身中國最大的富豪圈中,那些最大的富豪,自己就有一個專門評估風險投資的團隊。因為有這些個團隊在,這些大富豪們是躺著也能有人幫他賺錢,已經徹底脫離“富不過三代”的怪圈了。
除非戰爭爆發,自己作死被國家暴力機器剝奪財產,或者自己去賭場揮霍掉之外,這些富豪們幾乎沒有顛覆的可能性。
周家雖然做不到這個地步,但確實已經朝著這個方向在前進。或者說,中國的大部分有資格的有錢人,都是這麼做的。誰希望辛辛苦苦賺來的錢,一夜回到解放前?恐怕沒有人願意的,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啊!而“富不過三代”的怪圈,就好像緊箍咒一樣,套在這些有錢人的頭上,如果沒有信託公司這種東西存在,恐怕他們整天都會戰戰兢兢,惴惴不安的。
唐晨學過金融學,知道社會上大部分都是工薪階層。他們是資源的最直接擁有者,依靠出賣自己的資源生存,比如農民靠耕地、工人靠體力、醫生靠技能、作家靠寫作,還有老師律師等等。
第二類人是企業家,這類人依靠工薪階層的勞動力來掙錢,也就是俗話說的“剝削”,以企業家為主,創業者也屬於此類。
第三類人是資本家,也可叫金融家。金融是社會食物鏈的最高環節,他們離資源最遠,但是所有資源卻統統歸他們掌控,他們只躲在幕後玩操作遊戲。比如孫某人投資某寶馬老闆,某寶上市使他大獲成功。所以馬老闆是企業家,但孫某人是資本家,成了膏藥旗國家的首富。再比如股神老巴專門坐在老家做投資操縱他的佈局,他也是資本家。資本家無國界,他們可以控制全球資源流向;可以透過金融體系支配大量別人的資產。
一個社會的資源名義上都是工薪階層的,因為他們人數最多。實際上都是資本家的。看一個人能量多大,關鍵是他能配置多少資源。工薪階層只能透過出售自己勞動力生存,也就是自己的技能,所以普通人只能找一家企業工作,出售自己本身勞力來換取財富。然而普通人的時間、體力都是相差無幾的,他們能夠出售的勞力都是差不多的,於是為了讓自己的勞力賣上好價錢,就只能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和熟練水平。
企業家往往透過腦力去設計把工薪階層進行組合,然後透過最佳化,利用他們的勞力去賺錢,大部分人就屬於這一類。
“資本家”跟“企業家”的最大區別是:資本家不直接參與企業的經營和管理,而是在幕後操縱企業宏觀思路,企業的產品是各類快消品,而資本家的產品就是各個企業。透過投資、入股、併購、重組的方式,將一個企業的未來把控到自己手中。
作為企業家要具備一定的文化、眼光、魄力、創新力、機遇和資本。而資本家只需要夠聰明和有魄力,不需要有力氣、不需要花時間、更不需要長得漂亮。資本家只需要為子孫弄一個準確率在90%以上的評估風險投資的團隊,那這家人的財富就會源源不斷,根本不怕什麼“富不過三代”。
周家不處於企業家的狀態,因為已經過了創業時期;但周家亦不屬於資本家,因為他們“玩弄”資本的本事還很低下。換句話說,周家不過是在企業家和資本家之間徘徊罷了,如果周家有人有魄力,把周家提升到資本家的層面,那周家會上升一個臺階;但如果周家後繼無人,那很可能就跌成“企業家”,最後還是逃不出“富不過三代”的怪圈。
周家老爺子的憂慮,正是源於此。
唐晨先前已經把這個問題看得比較透徹了,但他差點忘了周家也適用這個分析方式,才問出了這麼傻瓜的話,也間接透了自己的底——他並非出身豪門,而是普通工薪階層的兒子。
想明白了這一點,唐晨覺得自己多慮了,於是苦笑道:“那不用我說了,叔叔你過幾天就能看到投資的效益,證明我並非妄言……”
“不,我決定了,我要親自下場投資。”周雲恆淡淡地說道,“就投資那個什麼新媒體,看看是不是真如你所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