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風水再好,也逃不過天地變數。
按照風水學的觀點,龍脈並非一成不變,而是時刻在變。
其實,這就是對應地殼運動、板塊學說和地理上內力外力作用等等一系列科學的理論。龍脈,簡單來理解就是生物的宜居帶,這是有一定規律的。生物長在宜居帶上,是要比長在宜居帶外,有著更加充沛的生命力。這宜居帶,其實就是土壤、水文、溫度和空氣都是最佳的選擇。當然,這種宜居帶並不多見,而且多分佈在山川之中,人跡罕至。
但只要這宜居帶在平原之上,往往就能成為一個大城市。
這就是風水學中,龍脈延伸之後,融結出的氣場了。這好比樹木的乾枝,主幹強壯了,枝葉才能夠繁茂。風水上也是同樣的道理,只有幹龍足夠強大,才能夠福澤一方,而一條條支龍,就是攀附在幹龍上才能成型。就算有支龍崩潰了,只要幹龍沒事,照樣可以衍生出新的支龍。比如一條大河中斷了以後,附近又有新的支流形成,符合龍脈五十年一變的規律。當然,這只是指小範圍的龍脈,像蘇(su)州、杭(hang)州、泉(quan)州之類的大城市,屬於大龍脈,輕易不會變動。就算有變,由於底蘊深厚,也很容易恢復過來。換句話說,龍脈有吉凶,只有在吉地上面才可住人。正所謂“小吉為家,中吉為邑,大吉為城”,龍脈的小融結之處,只能建宅;而小枝幹融結,能建村;大枝幹融結,那就是建城了。
縱觀中國的大城市,鮮少有建在山上面的,這就是因為宜居帶問題,或者說,這是龍脈所決定的。
當然,有人會說龍脈是牽強附會,平原地上建城市,這不是常識嗎?幹嘛非得扯上什麼風水?
這就好比是四哥,不論你怎麼說,他都不相信風水。
但殊途同歸,不管是常識還是風水,我們得到的經驗傳授就是在平原地上建城市,有利於發展。
唐晨沉思著這個問題,車裡的氣氛一時間很是僵硬。
幸虧餘下的路程沒多少了,車子一拐,自高速出了收費站,駛入了城市街道之中。
“小唐啊,這就是惠(hui)安了!”
也許是見氣氛有點尷尬,四哥轉移了話題道。
唐晨點了點頭,讚道:“不錯,不錯!”
其實他是想說風水不錯的,但面對著四哥,還是省幾個字吧,免得爭執再起。這就好像一個宗教信徒和一個無神論者的爭吵,既不能證明神佛何在,也不能證明神佛不在,反正都是爭論不出結果的,也不必為這種事浪費口舌了。
惠(hui)安因為雕刻,所以經濟發展得還算不錯。
唐晨放眼望去,幾乎和其他城市一樣,都是現代化的高樓大廈。
不過,隨著車子前進,駛入了鄉道,唐晨才發現原來惠(hui)安確實保留了很多古建築的風格。
“這就是所謂的‘三合天井型’的房子?”
唐晨指著車窗外那一座座古風古色的閩省建築,饒有興趣地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