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友,你何故如此興奮?”
“莫非你知道一些?”
尹喜頓時來了興致,將《道德經》攤開,又附上了一張紙。
紙上面,尹喜用小楷密密麻麻寫滿了註解。
“此處,《道德經》為何這樣說?”
“還有此處,為何與前文,有矛盾之感。”
……
尹喜將不解之處一一指出來,向黃石公詢問。
而黃石公卻一直面帶微笑,閉口不言。
讓尹喜都有些急了。
直到尹喜問完所有問題,注視著黃石公。
黃石公這才停止了賣關子,張口道出四字:“常有,常無。”
“常有,常無……”
短短四字,卻如同一把鑰匙,令尹喜豁然開朗!
這四字,如同天降洪水,衝開了尹喜堵塞的思路!
“原來如此!”
“是我走了岔路!”
“《道德經》本就是極其精簡之言,洋洋灑灑五千字,詮釋盡世間萬道!”
“而我卻用如此紛繁複雜之言去作注,反倒失了其精髓!”
尹喜豁然開朗,對黃石公感激涕零。
“多謝!多謝道友!”
即便兩人過去有些過節,尹喜依然忍不住抱拳稱謝。
這四個字,簡直起到了四兩撥千斤之效!
黃石公聽著,十分受用。
尹喜,被世人稱為當今對《道德經》瞭解最深的人。
而這樣一位人人敬仰的大家,此刻卻在向他鞠躬稱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