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以這次案件的幾個問題,因為伊誠的錄音得到了解答:
第一,口頭協定在有充分證據的情況下,是具備法律效應的
第二,伊誠有能力履行合同,並且這份協議的內容並不會造成安全隱患,再加上伊誠父母的追認,這份【口頭合同】是生效的。
第三,伊誠和李蒙以及江雪這幾個當事人確實履行了合同義務:
江雪和李蒙提交了原畫。
並且伊誠在之後已經結算了當時約定的協議金額——
每張200塊錢。
三個當事人都承認了這一點。
……
最終,一審判決伊誠無罪勝訴。
當審判結果出來的時候——
一群大學生包括學生家長們個個都懵了。
誰都沒想到,他們上門維權的行為反而給伊誠帶去了證據。
更沒想到這個高中生居然已經算到了這一步,居然提前錄好了音。
等到江雪和李蒙走出法院大門的時候,他們突然覺得今天經歷的一切,如同做夢一樣。
還不知道是好夢還是噩夢的那種。
……
第二天的新聞一出,社會輿論來了個180度的大反轉——
【高中生企業家跟人事先有過協議,當事人見對方賺錢後翻臉不認賬】
【一切以事實為準:決定性的證據,逆轉高中生侵權案】
【普法:原來口頭協議也是有效】
【履行協議,從良心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