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尚書話音落,一直沉默的站在隊伍後排的陸季山站出道:“馬大人慎言,皇上尚未給家兄定罪,又何來罪行一說,家兄之事自有皇上作主,什麼時候輪到馬大人審判?”
劉御史接著道:“臣要參兵部尚書馬大人,兵部侍郎張大人,妄自揣測聖意,詆譭朝廷命官,挑撥君臣關係,望皇上明鑑!”
陸季山叩拜:“臣附議劉大人,皇上尚未定家兄之罪,街頭巷尾家兄已成十惡不赦之罪人,定是有心之人散播謠言,望皇上明察!”
陸季山的有心之人很明顯是指崔侯爺的人。
戶部尚書徐大人身為貴妃一黨,他並沒有接到貴妃旨意,陸侯之事暫時避嫌。
至於曾尚書,他的兒子負責調查此案,那些證據確是他兒子快馬送回來的。
但兒子是大理寺的人,案子是皇上交由大理寺的。
案子結果如何,和曾家沒關係,他也不說話。
順天府尹宋軼也降低自己的存在感,案子是大理寺在查,他什麼都不知道。
吏部尚書馮大人和魏閣老乃姻親,兩家好到坐一條板凳,兩家都沒有發言。
朝堂之上,崔家黨和劉御史的人吵的並不比潑婦罵街好看多少。
橫眉冷對,唾沫飛濺,你不讓我,我不讓你。
真是一場驚心動魄的辯論賽啊。
論打架武將絕對有優勢,可論吵架,這些大老粗們就不行了,人家文臣的十年苦讀聖賢書可不是白讀的。
那群武官倒是想打架?
可朝堂之上有條不成文的規矩,只准動嘴不準動手。
崔侯爺有些看不下去了,那個叫什麼陸季山的,他今日才發現這傢伙原來口才這麼好,死人都讓他給說活了。
太可惡了。
那個陸伯山哪裡冒出來這麼個弟弟?
馬尚書絕對要被那個陸季山氣吐血了。
一個小小的內閣學士敢如此對他說話,忍不住朝他跟前走了幾步。
馬尚書人如其名,人高馬大,陸季山雖不矮,可兩人比起來卻有些瘦弱。
馬尚書手中的笏板指著陸季山,陸季山身子一歪倒地上了,噗通一聲在大殿上格外的清晰。
劉御史立馬痛心疾首道:“皇上,馬尚書朝堂之上毆打朝臣,藐視皇權,皇上明鑑,要為陸大人作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