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夜晚,杜顧宇才和陶志回到陶府。
吃過晚飯休息了一會兒,杜顧宇便再次被陶陽明叫到書房,事情依舊是保護好“諾然”,但要求卻更加多,這讓杜顧宇有些氣憤,不過還是答應下來。
……
翌日,杜顧宇起了一個大早,但令他驚訝的是陶府的一眾公子哥、大小姐早已整裝待發,和之前相比,他們衣著較厚,當看到杜顧宇出現,紛紛露出笑容,但是在人群中被他保護的“諾然”卻沒有給他好臉色。
又過了一段時間,一輛輛精美的馬車出現在陶府的門口,在歡聲笑語中陶府眾人登上了馬車,向大梁城外飛馳而去。
陶府賞雪的地方離大梁城不遠,就在天姥山腳下,山勢分為內外兩圈。外圈巖性較堅硬,不易風化侵蝕。峰巒挺秀,溪澗縱橫,流水清洌。內圈山勢較低,山體均為向斜山地,形成了紫來、紫雲等溶洞。
地勢外高內低,又有渝水流過,從三面進入中間凹陷處,變成了一個瀉湖。
此湖被大梁城百姓成為天母湖,湖面上佇立有三座小島呈現三角形,小島上面建亭臺樓閣,在三者之間還有一處小亭子,由長廊連線三島。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天母湖周圍也建有荼鋪,酒肆,船舫等,供來往遊客休息。更有垂柳,繁櫻挺立在側。
當陶家的馬車來到天母湖時,天母湖已經是人山人海,萬人空巷。在此的遊客大多是一些遷客騷人,他們有的坐在酒樓上喝酒吟詩,有的坐在茶鋪中切磋棋藝,還有的在天母湖的泛舟欣賞景色。
還有一些人則是官宦子弟,皇室後人……他們飛鷹走狗,恣意放肆,揮金如土只為顯示自己的尊貴。
最後一些人則是商女,下人,客商等人,他們在此趁機兜售自己最值錢的東西。
不過,當陶家的馬車停下來後,所有人都停下手上的雜活,翹首以盼,彷彿之前一切都是假象。
走下馬車,杜顧宇立即感受到天母湖附近刺骨的寒氣,他忍不住打了一個寒戰,裹緊身上的單衣,摸了摸光溜溜的腦袋,心中苦笑不已。怪不得自己出現在陶家眾人眼前時,他們會恥笑自己,原來是這個樣子。
在馬車外面站了一會兒,杜顧宇見陶家的公子,小姐們或獨自一人,或幾個一組,分別找到自己的朋友,有說有笑的開始遊玩天母湖,觀看天母湖的風景。他便轉身打算回到馬車上,然而在愣神的功夫,馬車卻已經駛向遠處。
看著離開的馬車,杜顧宇有些不知所措的摸了摸頭,他四下偷偷打量著一切,見沒有人注意到自己,裝模作樣的唸叨了一句阿彌陀佛,向著不遠處的茶鋪走去。
然而就在他剛要抬腳的時候,一頂氈帽落在他的頭上。感受著氈帽帶來的溫暖,杜顧宇轉過身,見陶諾然笑嘻嘻的站在身後,他後退了半步,與她保持一定的距離,臉頰微紅,有些羞澀的說道:“阿彌陀佛,多謝女菩薩!”
當然,杜顧宇的樣子是裝出來的,畢竟作假也要做全套不是嗎?
“少裝蒜了,你要有時間,就陪我去湖心亭看雪吧!”陶諾然噗嗤一笑,伸出食指點在杜顧宇的鼻尖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