屍骨,算是厲鬼的某種“把柄”。
只要能燒掉屍骨,就足以重創她們。
或許,這也是天朝推行火葬的原因?
故而,建國以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天下還算太平,沒有多少鬼神禍害時間。
不像古代,古人講究入土為安,推行的是土葬。無論是達官顯貴,還是平民百姓,基本上都會“入土為安”。
因為古人認為,人死後,是要下地府的,如果屍體不完整,就無法轉世投胎。
就有許多太監,淨身入宮後,等某天發達了,就將自己的寶貝贖回來,死後再讓一個裁縫,將那個寶貝自己縫在一起在入土。
譬如從民間傳聞和志怪小說中,時常都能看到,某年某月,某地發生了什麼“災禍”,有人禍,也有許多披上鬼神色彩的災禍傳聞。
“但這應天之大,人口百萬,每天都有數十個人下葬,上哪去找線索?”袁天淳暗歎。
應天府乃是大明朝的陪都,人口數百萬之眾。
這個數字,哪怕放在現代社會,也超過了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國家。
許多國家的人口,甚至連幾百萬都沒有。
都比不上天朝幾百年前,一個地區的人口數量。
袁天淳離了森林,沿著羊腸小道,來到了一座村莊前。
這方圓數十里,也就看到這個地方,有炊煙升起。
村莊不大,大概一百多戶的樣子。
這在古代,算是比較小的村落了。
因為古代,是以宗族為紐帶的社會。
皇權不下鄉,鄉里有讀過書,輩分大的儒生治理。
而散落於各地的村落,則有宗族的族長負責治理。
朝廷的公文,頂多就能下達到縣裡。
再有縣裡的衙門,將朝廷的公文,下達到鄉里。
而後,再有鄉里,下達到各個村落。
一環套一環。
並非朝廷不想加大對地方的控制。
而是古代交通不便,出了縣城,許多地方還處於原始環境,無論是從成本,還是精力,都是一件不划算的買賣。
喜歡從都市怪談開始請大家收藏:()從都市怪談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